1)第一百三十九章 礼与法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总是纠结这个、纠结那个的贵族们相比,民间的反应就顺利了很多。

  这个情况倒是在钱程的意料之中。

  几个人私下的会议上,钱程给夏洛特讲过儒家主流思想变化的问题。比如,汉朝的儒家和战国后期的儒家有点相似,但和春秋后期的儒家,就差别非常大了。

  孔子的儒家,还带着小贵族的影子。而荀子的儒家,已经完全是庶民的学说了。

  具体来说,最明显的方面,孔子重视道德,而荀子重视规则。孔子认为通过规劝和自律,就能很大程度改善社会面貌,而荀子认定必须通过礼法才行。

  孔子认为,礼是仁爱的体现。郊祭的礼,是对鬼神表示仁爱;褅祭的礼,是对祖先表示仁爱;奠祭的礼,是对死者表示仁爱;射礼和酒礼,是对乡里表示仁爱;食飨礼,是对宾客表示仁爱。

  大道暂时不能得以施行,但人心中的仁爱始终都在。通过一定规则,引导人们把这种发乎本心的情绪对外展示出来,让社会和睦而合乎秩序,这就是理想状态下的礼。

  荀子的想法就简单的多。他认为,礼是圣王强加给人的规则。因为人天性贪婪好斗,不用礼约束着,迟早会让整个社会都完蛋。而这套规则,就是礼。

  所以,和他的前辈们相比,荀子的整个风格都不太一样。他的整个思路,都比其他人冷静淡漠许多。在荀子的论述里,连天都不再那么神圣了,何况寻常的人。

  钱程认为,这并不是说荀子就心理阴暗,或者他的学说质疑人的本性,而是因为他的视角和孔子等人就不一样。

  钱程说,按照他学习各家经义的收获,和这些年自己在朝廷里当官吏的经验,总体来说,理论越靠近上层,就越要求道德;越靠近下层,就越鼓吹礼法。

  对上层来说,礼制和法律并不是多么神圣的东西,其中有些可能还是他们自己定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解释和修正。所以,面向上层的学说,都教育他们要遵守道德。

  但对下层来说,他们能依靠的只有固定的礼制和法律。所以荀子等人极其强调礼制,而且在这方面甚至比先儒还保守,坚持认为先王的礼法就是不能变。

  是荀子太愚忠?还是他过于迂腐,沉迷于虚构的圣王神话?显然都不是的。

  因为荀子不止是不迂腐,他其实是个理智到近乎冷酷的人。

  荀子根本不相信“天”的神圣性,他的学说里,天就是个和物件、畜生一样,是可以利用的工具。荀子也不信圣王禅让那套故事,还专门写文章反驳。这样的人,你说他会真心认可先王的神圣么?

  荀子支持等级制度,认为没有高低贵贱,人类社会就无法管理和运作了。他连节俭的要求都放宽了很多,认为君主完全可以花钱享受。但如果君主不合格,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