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外学习与海防 上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前,阮朝继续扩大西化力度,国主阮福映通过当地法国主教,派太子访问巴黎,在1787年会见了路易十六,以割地为代价,和法国签订条约,法国承诺提供军舰、军官和士兵,帮助他进行战争。

  不过之后不久,路易十六就出事了。而且法国在印度的总督,对于路易十六等人天天援助外国的行为颇为不满,使得条约没能完全履行。尽管如此,阮朝依然得到了一批法国的教官和军舰、武器。

  阮朝除了购置法国军舰,也自行加以仿造,让法国教官手把手训练,最后成功培训了一批能够自行营造西洋战船的本土工匠。陆上也是如此,除了法国人训练的军队,还大兴土木,修建欧式要塞。包括后来的河内,都给修成了棱堡。

  西山阮此时则和之前一系列越南王朝一样,在夺取政权后,很快陷入了内乱。由于军事压力增大,也在不断试图扩充海陆实力。

  为了弥补巨额军费,西山阮利用手下众多华南海盗的优势,组织舰队劫掠两广、福建、浙江沿海,这些官方水师背景的海盗,被称为“艇盗”。艇盗的武器比官军更加先进。时人记录说,“(海盗)船比兵船大至三四倍。兵船炮子重者不过斤许,匪船炮子重至十三四斤(大约18磅炮的水平)”。

  清朝官员也认为,“(海盗)船大而高,炮多而壮……即官兵战船,形势限于仰攻,枪炮窘于逆击”。

  越南海盗船坚炮利,清军对此无可奈何。

  这实际上也是清朝中后期,一个很魔幻的现象。

  现在有说法认为,清朝刻意压制自己的技术水平,但这个事情是比较尴尬的。和之前我们讲的那些产业一样,清朝的军事科技从整体上看,依然在发展,而且在学习西洋和东西结合这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很多领域,军事科技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民间。

  比如上文所说的,越南各势力的海战。西山阮能和广南阮朝长期抗衡,是因为华南海盗并不怕法国战船。西山阮水师有50门炮的大船,技术水平上并没有明显差距。当时,越南、中国南方海商、华南海盗,各方的造船技术其实就是一家,基本都是中国海商自己造的。

  清朝后期著名的大海盗张保仔,坐舰是一条原本40门炮的商船(鹏发号),被他加以改装,换成了36门英式舰炮。而这艘船也不是西洋船,是中国海商自己造的。

  这应该也不是最大的船,因为这时候西山阮败亡,海盗们已经丧失了正规政权的支持,开始衰落了。之前据说有载炮达到70~90门的巨舰。

  西山阮政权对于来投靠的海盗,只要能打,都委以重任,多有封为总兵、指挥,乃至拜帅、封侯的。张保仔这一支海盗,一开始就跟着大海盗郑七去越南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