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六章 仁者无敌 中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程说要联合平民对付城里的地头蛇,加拉西亚大臣们是能接受的,因为联合一批人,对付另一批人,也算是很简单的办法了,这个思路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钱程居然能拿出这么多理论来,而且从他天天引用的古籍看,他这个学派,在这个思路上可能都钻研了几百年了。大家都觉得有些过头了,不大能理解,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功夫,花这么长时间,就只为了说服统治者去讨好平民。

  钱程得知他们有疑惑,思考了下,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在中原,这类理论是有现实的数字做支撑的。

  孔子的学说成形于春秋末年,但在那之前很久,大家早就有了这方面的认知。

  但从历史看,中原的贵族,和加拉西亚的贵族,想法是一样的。他们十分厌恶出让自己的利益,也同样不可能无缘无故讨好平民。实际上,只要有机会,尽一切可能,抢夺百姓来中饱私囊才是他们的本能。老子说,人世间的道理,是减损本就不足的,而供养本就有余的。在不同的地方,本应都是这样的规律。

  那是什么迫使他们又去讨好平民呢?

  首先,是黄河。

  因为黄河恰恰是不遵守“人之道”的。她极为残暴,但也极为公平。黄河不认血统,也不认财富和权势,大水来的时候,不管你是谁、你爹是谁、你祖先是谁,都得一起给冲走。

  而且,黄河的力量,远不是一个人能阻挡的。不止单个贵族没法对付黄河,把所有贵族、巫师、长老、富豪,全都结合起来,也一样对付不了黄河。实际上,就算如今,动员全天下的人力物力,也就是堪堪维持住,不让水灾次次都失控。不这样把所有人都组织起来,根本就不行。

  除了黄河之外,还有敌人的问题。

  可能是因为资源紧张,中原地区的竞争相当激烈。战争的频繁程度,比其他地方夸张得多。不做好组织,很容易就会被敌人消灭了。

  频繁的天灾和战争,让中原人从一开始,就必须保持高度组织状态。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指挥,以整个群体的命运为优先,否则他自己也别想活。

  不过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

  对于中原的领导者来说,他的手下效率会更高,纪律性也比其他人更强,所以更容易传达和执行命令,对于困境也更能忍耐。甚至可以用集体的名义,要求个人做出更多的自我牺牲——这已经是常年训练出来的本能了。

  另一方面,手下对他的要求也同样非常高。不能满足需要的首领,民众对他毫无体谅和怜悯可言。有时仅仅是不如另一个人做得好,就会被迫退出权力。而且,由于华夏政权早期,退出机制不那么完善,导致这种退出往往也是生理上的。

  钱程认为,这很好理解。因为天灾和战争的压力实在太大,决策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