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双城 上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育种、养殖技术,帮他们改良农业,有时还会调解农民和领主的纠纷。一些地方,教会还有自己的宗教武士团和管理机构,可以代替领主的职能。

  总而言之,虽然西洲从来不缺少暴力和苛政,但在乡村社会中,领主、教会、农民,确实是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

  但城里就完全不一样。

  这些城市的居民,主要是商人,还有工匠和服务人员。城市的生存,并不依赖于土地,而是依附于商路存在,靠商业利润养活自己。生活需要的物资,也可以从其他城市或是周围乡村直接购买。

  而除了做生意,他们对乡间也没有多大兴趣。对城市来说,管理乡村太过劳累,利润也很低,一些有经济作物的庄园和矿场,还有开发的价值,其他的地方则完全得不偿失。

  所以,市民并不想和领主一样,对乡村承担哪怕是名义上的义务。乡村只要向他们提供农产品原料,再买走商品就行。最好是做完买卖就走,不需要产生太多瓜葛。而且,能够组建城市的地方,市民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组织和武力,不需要当地领主提供保护。商人也能更容易获得教育,可以从师父那里学来行业中必要的知识,所以对教会的依赖也不高。他们并不需要加入乡村式的社会结构,只靠自己就可以了。

  最后,大部分贵族都没有兴建和维护城市的能力,所以从一开始,城市就是在领主的控制之外形成的。这也导致领主对这种城市的控制,普遍都很薄弱。

  对于传统的乡村社会来说,城市就像另一个文明,突兀地插进了自己生活的社会中,双方的关系,也理所当然的糟糕。

  官吏们发现,就算是夏洛特这个级别的国君,对很多城市的控制依然是力不从心。城市只是向女王称臣,定期纳贡,管理城市的权力,还是在大商人和行会控制的市民议会手里。

  而即使这种程度的松散控制,也不是很稳固,因为本质上,只是市民畏惧她的军队,向她臣服,请求妥协而已。一旦出现了新情况,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双方又会立刻产生矛盾,轻则讨价还价,重则大打出手。

  更何况,加拉西亚现在还算好的。巴里希国王已经不知道被市民赶走多少次了,都不知道到底是谁住在谁的领地上。

  这种控制力度,放在汉朝,只能算羁縻国。

  但按照汉朝的标准考虑,西洲国家就没几个有本土了,国王们人均都是无地王……所以暂时也不能这么算。

  相对而言,中原的城市,完全就是另一回事了。钱程找太史帮忙,罗列史籍,很容易就能确认,现在的中原城市,大部分都是周朝时确立的。

  要是按照西洲的标准,他们更应该叫城堡。

  周天子派出诸侯去各地,带领自己的民众,建立城邑。这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