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 工作选择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先生,您想开设学校,却一直觉得困难,也是这方面的问题?”助手问。

  “如果我开设学校,培训印刷工匠,他们应该会愿意的。但画师,估计就不行了。我们很难得到投资。”三浦回答:“你还记得他们之前发布公告,不论出身和职位,招募各种有才学的人,结果各城的行会一起去抗议的事情么?”

  “我记得。”助手点点头:“这不难理解吧。行会里,总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和自己能力相符的地位,肯定会尝试其他机会的。”

  “我来的那个城市,制陶行会所有的学徒,一夜之间全跑了。”他笑了笑:“他们那边的大师傅,经常苛待徒弟,无论如何也不给他们工匠称号,只是让这些人白做工。去其他城市,也没人承认,最后全都跑去投靠凉州人了。”

  “可惜我们这种行业不行。”三浦点点头,又摇摇头:“我也去打听过。凉州那边招募各种人才,但不包括画师——他们觉得,这个工作没什么用。”

  “汉朝人太实用主义了。”他苦笑道:“如果我是个法师,选择倒是多多了,去学校,去培养弟子,都可以。”

  “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存在?”阿道夫问。

  “是的,不过只有那些表现最优秀的,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徒’,按自己的意向,前往官府登记许可的教育组织,继续深造。”三浦说:“这套制度是建立在学校培养之上的。按我朋友的说法,这其实是早年的诸侯们,与当时实力尚强的各个修道者团体,达成的妥协。”

  “不过等到天下重新统一,这些宗门、派系,就迅速衰落了,只剩下几个影响力大、组织正规、学术性强的,还在运作。”他解释道:“现在比较大的修行、研究组织,也就剩下儒道几家成立的团体了。而且,大部分成员,也在官府里,有博士、学官之类的职位。可以说,现在的法术研究开发,一样是官府主导了。”

  三浦见过钱程的幕僚殷琼,听说她就是当年因为天资高,被人选中,跟着一位姓祁的道士继续修行。虽然他们之间很多习惯,还保留着以前的样子,但在制度上,她拜的老师,是陇西郡学官下属的吏员。

  钱程自己,也是一样。他当时的老师,是喜欢在山下教书的老狐妖胡先生。胡先生是乡三老,所以也顺便教他们法术知识。哪个学生学得快,他就把后续的高深部分也教了。当然,钱程在涂山上进行的种种“法术实习”,就是另一回事,他也管不上了。

  虽然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但儒生团体也经常承担法术研究者的角色。比如,孔子自己,就是研究《易经》的专家,汉朝人学习《易经》,思考变化的规律,基本都是参照他的研究成果。可能是因为儒生经常大声辩驳和到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