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4章 寻亲的结果_全家去逃荒,她从怀里掏出一口泉孟青萝燕修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的封地做县令,但从未想过竟然是那因为长得丑的第三名被太上皇燕龙广撸到了第四名好了自家表哥柳不凡爬进了第三名的那位进士大哥呀!

  大哥啊,咱们这是什么缘份?

  啧啧,这该死的猿粪哦!

  极妙,极妙。

  因此,孟青罗对王县令的印象更好了,听大伯说,王县令一上任就勤勤恳恳的干事,以恢复和发展七宁县为自己的目标,由此可见他是个心态平和的人。

  并不因为自己遭遇到了暂时的不公,就怨天尤人,作天作地,哪里需要我,我就哪里去!

  这种人,可用,也值得信任!

  说完王县令的事,除了几个还在喝酒的,其他人都吃好下桌了。

  孟青罗见几位伯娘和大嫂都不在,就问起大伯回去寻亲的事。

  说到寻亲,那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泪。

  回去的孟家村人,有一小部分找到了自家媳妇儿,或是亲娘,或是儿媳妇的娘家亲人,但大部分都没有找到。

  没有找到的,可能人还在世但没有回去,只是在别的地方安家了就不想回了,也有可能是在逃荒路上全部已经去了。

  就是已经找到这一小部分人里,每家的人数也已经不是逃荒前的人数了,家家人数锐减,基本上只活两个,三个下来,最多的不超过六个,而且能活下来大多数是青壮年男子,不在的大多数是老人,小孩和女人。

  孟家除了柳氏娘家,还有四房媳妇的娘家,唯只找到了二伯娘的家人。许家剩下的人已经回到了七宁县,大伯娘潘氏和大嫂小潘氏是同一个娘家潘家,没有找到一个人,三伯娘赵氏的娘家赵家也是一个人也无。

  孟大伯回来后,大伯娘和大嫂,以及三伯娘赵氏听到消息后已经哭了好几场了。

  好在一家人一直安慰,说没有回七宁县不一定是没活着,可能是活着像他们这样找到了好的地方安居就不想再辛苦往回跑了,毕竟逃荒后安居下来不容易。

  就像孟家村人,若不是因为有孟青罗和燕世子,他们也没有可能这么快就能回七宁县去找寻亲人和照看修葺祖坟。

  说不定以后清明回去祭祖时或许能碰到呢,时间久了,人恋故地,他们又回去了呢。

  有了家人的劝告,大伯娘和大嫂,以及三伯娘得了家人这样的安慰,这才从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更为关键的是,七宁县是孟青罗的封地,孟大伯回去没找到人后直接告诉了王县令,让他把县主家大伯娘,大嫂和三伯娘娘家的屋子,田地都不要动,以前是大伯娘,大嫂和三伯娘娘家的东西还是他们家的东西,就等她们的娘家人找回后归还于他们。

  这个做法,才让大伯娘三个心中更安心了些。

  至于二伯娘家的亲人,虽然找到了人,却也所剩不多。

  二伯娘本有爹娘和两个哥哥,两个哥哥都娶了嫂子,嫂子又各生了两个侄儿,一个侄女。

  本是好好的一家十二口人,最后只剩下了六个回七宁县。

  二伯娘的老爹没了,说是因为本来出发前就生了病,上路后没有走多久,便病逝在路上,他是一家人里第一个因病去世的。

  第二个没了的人,就二嫂家最小的闺女,只有八岁,同样,他们一家也遭遇到流民暴乱,一不留神,八岁的小闺女被冲散了,就再也没有找到。

  第三个没了的,是二嫂,因为痛失小闺女,又累又渴又饿的情况下,走着走着就倒下了,就这样死在了半路。

  ……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