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内政还是外交?_三国之乱世谋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以退为进,先让孔明得意一下,故意抬举他,待他日交不出功绩便跌得越痛。”

  一切都在谋划中,首席军师哪有那么容易当?只要孔明稍有纰漏,徐庶就会立刻给他一记毒打。他和诸葛亮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一样很自信。

  徐庶低声说了几句,石韬、孙乾、简雍大喜,拍手叫好,韩泰也没有意见,心想诸葛亮活该,这次该你摔个大跟头,徐庶轻蔑地笑了笑。

  刘备与众人商议军情,情报显示曹操在打败袁绍的残余势力之后,便命令手下大将在邺城修建玄武池,日夜训练水师,傻子都知道他曹操想要干嘛,必然有入侵江南之意。

  刘备端坐新野议事厅中央,主要文武官员依次坐定,人数五十多人,韩泰有幸坐在末席,拥有参加会议的资格,想想真是不容易啊。

  刘备首先发问道:“诸位有何应对之策?”

  众人把目光投向新任军师诸葛亮,过去刘备军四处征战瞎折腾,就是吃了没有战略规划的亏,现在对于智库投入力度格外大。

  诸葛亮也是刚刚接手,每天事无巨细忙得不可开交,他分析道:“曹操已经兼并了袁绍的北方四州,加上原来的兖州、徐州、司隶地区,现在实力更加强大。亮初来乍到,具体方略还在谋划,在了解所有军情之前,任何对策都是妄动。”

  “我想先从这新野的资料着手,弄清调度布防、来龙去脉,方便他日策划定略。”诸葛亮这样说,他一向很有抱负。

  诸葛亮主张集中精神、节约时间,先从刘备军的内部下手,方便在决策应事的大方向上成为刘备的强助。

  徐庶说:“我希望先从外交入手,现在新野兵不过万,背后的刘表恐怕靠不住,主公可派细作假传消息,使曹军目标指向孙权,让孙权制衡曹军。”

  徐庶先从外交上下功夫,摸熟环境、弄通形势,慢慢从基层调训干员,以便刘备军可以屹立不倒、稳如泰山。

  事实上,刘备的外交团队是很灵活的,差一点让他在徐州站稳了脚跟。孙乾、简雍、包括后来的伊籍凭借着个人魅力,能够替刘备周旋于诸侯之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刘备也有他自己的意见,诸葛亮和徐庶的看法他都很欣赏。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见不同,所以才会聚在一起。世上的知交,本来就不需要性格一致,只要兴味相投,只要有缘,那便是相知的一切理由了。

  韩泰见诸葛亮没有反应,极力赞赏说:“元直此驱虎吞狼之计甚妙!让曹孙两方对立自相残杀,我们可伺机坐收渔人之利。主公可派人即刻执行。”

  接着韩泰又偷眼看孔明,说道:“还是徐庶老成持重,只屈居副军师实在可惜了。”

  水镜先生那句“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炒作,韩泰认为徐庶完全是一个悲剧,再怎么肯定徐庶,也不过是为了诸葛亮服务的人物。

  韩泰明显暗讽诸葛亮,让他的手下伊籍和马良、马谡等人显得非常尴尬,没想到孔明很平静,并没有被韩泰的言词激怒。

  【作者题外话】:刘备军小小的集团,执政党和在野党正式开打了,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