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胜负已分_纵兵夺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王室的有识之士才终于发现,此时幅员辽阔而兵精粮足的高句丽,在汉朝面前就像剥开襁褓的婴孩,虽手握匕首,却无丝毫还手之力。

  “大王,汉将田豫于乐浪太守牵招的军队,封锁住南方交通要道,恒江南之兵若向国都攻来,五日便可兵临国内城下!而恒江北之兵,则以坐断国土之势截断北征将士的路!更有鲜卑兵马在北征将士腹背虎视眈眈!大王,此时若再不先发制人,待汉军向国内城攻来,天下之大,却再无大王容身之处啊!”

  国臣声泪俱下,仿佛再度看到汉军屠戮纥升骨城时的惨烈景象,上一次汉军仅仅向东攻略百里,便使他们永远失去了纥升骨城。如今汉军遍布国中,他们又想要什么,难道要连丸都山城都割让给汉朝吗?

  引狼入室!

  国内城儒士对狼子野心的王义骂声滔天,丸都山城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前些时候还门庭若市的莫离支府邸却闭门谢客,自汉朝发来援军进驻高句丽的书信后,便只见书信出入,再不见莫离支王义。

  “王君,大司马让种某前来看辽东健儿如何征战,可不是终日在这闭门谢客熟悉音律的。”种辑仍旧是在邺都的那副样子,似乎被燕北一言而决打发三千里并未影响到他的精进,佩剑磨了又磨,一身甲胄接连穿戴十数日却不见王义有丝毫动作,不禁急道“这场仗,什么时候开始?种某已难耐取得征服东夷的心了!”

  王义穿着一身常服,停顿下抚琴的手,幽地曲乐戛然而止,转头对种辑看了一眼,笑道“种校尉,王某过去是个粗人,只会跟着兄长舞枪弄棒,兵戈之事略懂,却从来不是风雅之人。只是一别故土八年,人地两生风物不同,仅有汉家音律与流传至此的书简能找到家乡的些许气息。”

  说着,王义似有不舍地再度抬手抚过琴弦,缓缓起身。他在高句丽弹了六年琴,最初是世子拔奇在辽东为质时教他弹琴,学了些汉地的音律。只是那个时候,来自汉家的小铁匠从未想到,有朝一日他会生疏了打铁、放下铁锤抚弄琴弦……他更不会想到,当年曾参与黄巾的小铁匠,会一步登天成为高句丽监国!

  “来人,更衣,取纸笔。”

  一身素衣的王义站起身,展开双臂并不理会兴奋的种辑。自有仆从上前将一套从未见过汉人装束的玄色大氅穿在他的身上,领间覆熊毛保暖,腰间的玉环旁以青色绶带悬一方小印。种辑对他在这种时候穿起汉朝官服十分不解,刚要发问,却见王义神色郑重地取过冠带端正地戴在头上,不禁瞪大了眼睛。

  那是一副进贤冠配长耳介帻的头饰,中间饰有三梁,种辑过去官至九卿的父亲所佩戴的便是这种进贤冠。

  穿戴好装束,王义一把推翻案上汉琴,铺上纸笔疾书,字迹潦草,头也不抬地道“王某于异邦八年春夏,今日功成,世间当不复再有高句丽!”

  种辑闻言面上更为欣喜,道“好教种某瞧见,莫离支是如何用兵!”

  “用兵?种校尉,此战始于八年之前,今日,胜负已分。”

  王义说着,抬手将墨迹未干的一纸张塞入种辑怀中,墨迹都沾到他的胸甲上,他似乎能感觉到王义因激动而颤抖的手指。展开纸张垂目看去,竟见上书以骊州牧的口吻征他为骊州别驾,不禁快步赶上王义问道“骊,骊州是何处?”

  “在你脚下。这便是骊州治所,丸都山城。”王义翻身跨上武士牵来的神骏大马,一手按剑一手持缰,踏步走出府邸,城中街道举目望去尽是衣甲鲜明的高句丽武士严阵以待,他没有拔剑,只是缓缓颔首,道“出征,发兵国内!”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