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6章 结束冲突_抗战之钢铁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手里还是有些底牌的,包括关东军司令部上下,都极力求战,虽然派出了不少人到大本营进行游说,认为至少要发动一次四个师团的进攻,打击一下日军,顺便收敛一下战死将士的遗体。但这些要求都被大本营直接拒绝了。

  毕竟此时武汉会战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期,侵华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损失相当大,甚至有向徐州会战看齐的趋势,而在豫北的作战也丝毫未见消停,阵亡的将士也直线拔高。在民国东南,战事也是不断,此时日军的战线已经拉长到数千公里,对于此时的日本来说,与民国作战的同时,再招惹上苏联这样强劲的对手,无疑是极为不智的。

  而此时苏联俄欧本土正在准备入侵波兰,相比远东,苏联大本营更在乎欧洲的局势,因此对于日本的议和没有多作刁难,便借颇下驴的同意了。

  至此,这场有史以来,苏日规模最大的军事冲突,与日军的落败而告终。

  不过真正的诺门坎战役,却远不是后世传言的那样日军在苏军面前惨败。

  而是经过了大清洗之后的苏军,战力极为低下,在绝对优势的兵力与技术兵种下,硬是打出了伤亡高于日军的结果。相比起朱可夫得到苏联高层的全面支持,而关东军除了在初期得到了大本营的默许之外,在中后期,一直不得施展手脚,几个师团的兵力未及投入作战。被大本营勒令不得扩大战争规模。

  苏联在作战过程中至少投入了4个师约万人的作战兵力,对付日军一个多师团,单是作战兵力就是万日军的一倍以上。而23师团比起在华作战的第五,第六这样的常设师团。充斥着不少新兵。第23师团加配了一定的作战兵力,达到一个多师团之后,参战兵力也只有万人上下。而被喻为钢军的第5师团在战时达到万人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出格的事。

  火炮数量虽然相差不多,但苏联的五百几十几大炮里面,122MM与150MM重炮数量占了相当一部分。无论是射程,威力,还是数量,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就是苏联的76MM野炮,比起日军的75MM山炮,野炮,都有一定的优势。

  陆续增援,投入的坦克有近500辆,装甲车也是300多辆,各式飞机500多架。

  而相比之下,日军的坦克,装甲车只有180多辆,飞机只有300余架,火炮也只有500多门,其中重炮只有七八十门的日军。

  而负责指挥苏军的还是朱可夫这样在二战中苏联最能打的将领之一。

  但就算是朱可夫这样出色的将领指挥,在初期兵力并不占太大优势的情况下,甚至只能靠着几百辆坦克与装甲车充当救火队救场,才能勉力抵挡日军的攻势。直到后续苏军增援的飞机,更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