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培训班_一脉承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讲解也对老腔有了认识。

  后台,张玉喜等人调试好了手里的乐器,随即缓缓登上了舞台。

  看到这些老艺人的模样,观众们都惊讶起来,打扮的都很朴素,没有丝毫的花哨。

  张玉喜望着台下的观众,神色带着些许感慨。

  他坐在了摆放在中央的板凳上,将手里的月琴放在了腿上。

  虽然他之前在团队里是拉二胡的,但是月琴也会,如今来到这里,毫无疑问的担任了主唱的位置。

  其他的艺人们也纷纷落座。

  等到其他人也全都准备好之后,张玉喜一声大吼道:“伙计们,都准备好了没有?”

  “好了!”众人齐声喊道。

  “准备好了,那咱就给大家来上一段!”

  “好!”

  几声吼声,将观众全都吸引了过来。

  张玉喜手指在弦上一拨,唱到:“军校!”

  “嗨!”众人齐声喊道,一脚跺在地上。

  “嘭!”

  一声响声从舞台上传来。

  观众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几个外国人更是傻眼了,嘴里喊着一些诸如“Good”之类的英文单词。

  “备马!”

  “嗨!”

  “抬刀伺候!”

  “嗨!”

  演唱正式开始。

  待到一曲唱毕,观众们的掌声也纷纷响起。

  齐汉瑜神色欣慰,观众们喜欢老腔,说明他这一步没有走错。

  不过,即便是观众不喜欢老腔,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依旧会义无反顾地将老腔带到这里来,保护起来,防止老腔断绝。

  这就是成立这个博物馆的目的和意义。

  “齐馆长,以后这支队伍就交给你了。”张禾微笑道。

  “张先生,请放心,我们博物馆一定会担起责任,将老腔传播出去。”齐汉瑜说到。

  张禾站起身,道:“齐馆长,不用送了,我就先回去了。”

  “请。”齐汉瑜和张禾一起从看戏楼上走下来。

  推辞了齐汉瑜继续相送的请求,张禾一个人走出了梨园。

  身后的戏台上,张玉喜正在唱着《六月六日降霜雪》的曲子。

  “六月六日降霜雪,本待与你多讲话,鸡鸣犬吠魂难行”。

  随着张禾的远离,耳边的曲声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最后消失不见。

  回到话华阴,剧场重新安排。

  张玉胜是主唱,担起大任,以后剧场就只有这么一支团队表演了。

  有些观众是专门来看其他艺人表演的,张禾上台要亲自解释,安抚观众。

  剧场的生意目前还算可以,也有一些外地游客来华阴旅游,顺带来这里看一场老腔。

  去一趟老腔保护中心,刘兴武手里拿着一本书,兴高采烈。

  “怎么回事?”张禾问到。

  “不愧是专业的,教材已经搞定了,已经联系了印刷厂印刷,不过经费有限,数量不多,先拿了一个样书过来看看。”刘兴武笑道。

  手里拿着的书封皮是白色的,只简单的写了一行字“华阴老腔教材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