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_一脉承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拾,进了家里的院子。

  张德林等一帮老人正在里面坐着,众人手里都拿着各自的乐器。

  人群当中,一张椅子空荡荡的,上面摆着一把板胡。张德海走了,板胡也没人拉了。

  “爷,我想好了,我要把老腔推出去。”张禾语气坚决道。

  见过了老人们在陇上的表演,张禾已经决定,要把老腔推广出去,让老腔焕发生机。

  “推出去?你想咋推出去?”张德林懒得抬头。

  他们想了一辈子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让老腔焕发生机,一个刚进社会几年的小孩怎么会知道。

  “我试一试。”张禾笑道。

  一旁的屋子里,一个中年妇女走了出来,手上端着碗筷。

  “小禾,你别想这些了,好好去做你的生意,你啥都不懂,怎么推广?”王云霞没好气道。

  “妈,我也学过老腔啊,怎么就不懂了。”张禾笑了笑道。

  这个妇女是他的妈妈,四十九岁,身上满是做农活留下来的沧桑痕迹。

  张禾几次都像把父母接到城里去,但是两口子都不愿意,说是城里没有乡下呆着舒服。

  至于父母的想法,张禾不多做干涉,反正离得也不远,以后找时间多回来几次就好了。

  “你又不是搞艺术,搞文化的。”王云霞不客气道。

  张禾听到这个眼睛忽然一亮。

  他大学学的是轻化工,必然不是专业的,唐琼所在的文化部门一是天高皇帝远,二是不负责这些东西。

  想要推广老腔该去找谁,张禾不懂,但是他想到了一个人。

  “爷,妈,我有点事,出去一趟!”张禾激动道,直接冲了出去。

  “二十多岁人了,还慌慌张张的。”王云霞嘴上说到。

  村子里的路还没有修,车开不进来,一直走到了村口的空地上,张禾才看到了他的那辆桑塔纳。

  还好,车子好好的,车胎没有被扎,车身没有被划。

  坐进车里,张禾拿出手机,结果发现信号不怎么样。

  没办法,山里的条件不好,家里现在用的都是座机电话,一个月打不打也要交不少钱。

  用手机是方便,但是会遇上没有信号的时候。

  张禾发动了车子,一边开着一边看手机显示的信号,等到终于有了信号,他才把车子停在路边,拨了个号码出去。

  “张总啊,你可算是给我打电话了。”

  电话里传来一个爽朗的男子声音。

  “刘局长,你要体谅体谅我们这些困难群众嘛,我为了打这一个电话可是翻了半座山,再坐了半个小时的牛车。”张禾笑道。

  电话那边的人是高中时候的舍友刘兴武,两人关系不错,刘兴武后来考进了师范大学。

  不过现在他在县文化局工作,混个清闲。

  “张总,做生意归做生意,骗人可就不对了,毕竟我还是买得起有来电显示的手机的。”刘兴武笑骂道,随即好奇的问到:“最近工作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