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章 尽人事,听天命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可以看出,其实关键就在于双方谁的命中率高,一人面对对方门将,要做怎样的射门选择,用怎样的角度和力度去射门,怎么样承担心理的压力。

  当然,除了队员本身之外,其实关于点球大战,队伍自己的一些小套路也是很可能会收到奇效,他们通常会用这些小套路来打赢心理战。

  在这里简单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2006年世界杯1/4决赛,德国与阿根廷的点球大战前,德国守门员教练科普克给门将莱曼塞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阿根廷每位队员的罚球习惯。最终莱曼根据小纸条扑出了对方两记点球,帮助德国队杀入四强。

  莱曼拿到的小纸条是大数据的成果,他的后辈波勒斯贝克的小纸条则是妥妥的“诡计”。

  2017年U21欧青赛半决赛,德国点球大战淘汰老冤家英格兰。有趣的是,波勒斯贝克每次扑点球前都会翻看球袜里面的小纸条。而赛后德国媒体透露,波勒斯贝克的小纸条上根本不是罚球队员的资料。守门员教练只是给了他一张普通的首发名单,并叮嘱他反复翻开观看,配合坚定的眼神,以此来“吓唬”对手,制造心理压力。

  英格兰在世界大赛上罚点球的成绩向来糟糕,1990年至2016年11次点球大战只赢了一次。不过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英格兰人也学乖了。其实早在开赛前,英格兰队就聘请心理医生对球员进行评估,主教练索斯盖特对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了如指掌。

  1/8决赛,英格兰与哥伦比亚进入点球大战,球队的战术教练给门将皮克福德递了一瓶饮料,瓶子上面就写着哥伦比亚选手罚点球的方向。每次走上门线前,皮克福德都会瞅一眼对手的数据,还会在门线上来回移动,干扰对手判断。结果英格兰淘汰对手,杀入八强。

  除了大数据预测对手,或者用小动作影响罚球者心理,增强自家球员的信心也是很奏效的方法。这一招在今年欧洲杯赛场上也多次出现。

  1/8决赛瑞士与法国进入点球大战。世界冠军法国队被逼入绝境,本来就患得患失。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瑞士人没有太多精神压力,而队长扎卡拿了一瓶可乐喝了起来,心态很放松。同时,他还给队友来了一段激情演讲,让队友们放松心态,力拼世界冠军。最终瑞士首次晋级世界大赛八强,摆脱了“十六郎”的宿命。

  到了1/4决赛,西班牙与瑞士又一次打进点球大战。这次成功使用精神胜利法的是西班牙主教练恩里克。他对门将西蒙说:“你能扑出两个点球,没问题。”西蒙不负重托,将对方3个点球拒之门外,西班牙闯进了四强。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立竿见影的做法,不过不太适用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