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连题目都知道了还读什么书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要带来一个消息的,今朝官家已经定下,明年科考让欧阳伯父作为主考官,不若我们三人今日猜一下欧阳伯父会以何种题目作为策论。”

  策论题目,陆浩的脑海中豁然开朗,苏轼科考时所作的文章传扬到了后世名叫《刑赏忠厚之至论》,那岂不是说他已经知道了策论题目是什么了,只要照着这个题目提前作出一篇文章不就可以了。

  真是太开心了,还读什么书,不读了,题目都有了要这书有什么用。

  “陆贤弟可是有什么想法?”苏轼问道。

  陆垚笑道:“苏兄的提议极好,不若我们分别在纸上写出自己所猜的题目如何?”

  苏轼点点头,“甚好,那我们便开始吧。”

  陆垚假装思索然后再纸上写了‘刑赏’二字。

  而苏轼则写得是‘其言上下察也’。

  苏辙写的是‘河疏’。

  苏轼看到所写的两个字摇头说道:“我觉得陆贤弟所写的题目是最会被考到的。”

  他又道:“此年间,有两大难题,一是子由写的河疏,黄河数次决堤已是重中之重,其治急也,可为试题,再是我所说的上下之察,官家久居高堂,对民间只是知之甚少,所昭意善却民逆,却是要下意上察,其策适也。”

  其言上下察也是出自《中庸》中的一句,它前面还有一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思就是上下分明,而苏轼的意思是,宋仁宗一直处在高位上,与民间完全脱离,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政策对于百姓才好。

  陆垚摸了摸下巴觉得苏轼说的是有那么点意思,如果不是自己提前得知考题差点就相信了。

  陆垚笑道:“既然苏兄不信,不如苏兄以我所猜之题,作出文章如何。”

  苏轼笑道:“简单,我这就写来。”

  龙飞蛇舞之下,苏轼写下了数百字,陆垚看得那叫一个赏心悦目,这张纸他肯定要好好收藏。

  “陆贤弟看看如何?”苏轼问道。

  陆垚细细地看了一遍,主要是学习怎么写策论,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写出自己的想法,再引出典故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那就可以了,这个好办。

  看完之后,陆垚将策论放进木箱里面好好地保管好。

  苏轼不知道陆垚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要日日细读不成?

  苏轼觉得自己写了文章,陆垚不写有点吃亏,便说道:“陆贤弟也以我题作篇文章如何?”

  陆垚此时有了信心,怎么写他会了,不就是做到上下通明嘛,后世的办法有很多,随便写上一点就行,让民间知道朝堂的政策如何,一张报纸就能解决,关于典故也很简单,他这几日四书五经也看过了几遍,其中有不少能引用的。

  苏辙站在一旁问道:“你们二人都互相书写,那我呢?”

  陆垚和苏轼同时笑道:“你自己写。”

  苏辙一脸委屈,自己写就自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