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考试结束_北宋大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王安石,再加上自己的力量,应该是可以控制朝廷局势的吧。

  就在所有的学子们都在为这次考试发愁的时候,陆垚却已经想到了自己日后的打算了。

  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意味着这次省试,已经进入到了最后一天的考试日了。不管前两天,你的发挥如何,会考出什么样的成绩,但是今日一过,基本上也就盖棺定论了。

  陆垚在吃早饭的时候,其实已经从一些学子们的脸上看到了一些沮丧的神情。不用说,这些人一定是前两天考试的时候没有发挥好的那群人,此时的他们正在为前两天的发挥失常而感到惋惜,有些人甚至已经表示,要放弃今天的考试了,因为前两天的状态极差,就算今天超常发挥,也不会中榜。这些人,还没等这一日的考试开始,其实就已经算是放弃了自己这一次的科举机会。

  而此时,陆垚看到苏轼主动走到了这些人身边开始安慰起他们来,告诉他们,不管前两日发挥如何,他们也要对得起自己精心准备的这次考试,最后一天也是不能松懈。

  站在陆垚身旁的苏辙倒是忍不住开始吐槽起来。

  “自己昨天都没发挥好还要我们安慰,今天转头安慰起别人来了。”

  陆垚笑了笑,看来苏轼自己也明白了过来,虽说自己昨天写的那篇文章有些举例是瞎编的,不过只要整体文章文采出众论点明确,依旧是可以鹤立鸡群,显示出自己的才华的。

  整个第三日的流程,跟第二日差不多,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只不过,第三日主要的考试内容,和前两日倒是大不相同。

  第一日的考试着重考察诗经义,用现代话来说,着重于对于诗句诗词还有典故的一些理解,其实这部分,在陆垚看来,就和高考的时候考察文言文翻译还有古诗词描写意境一样,更多的,是考查考生们的背诵能力和理解能力。

  而第二日的考试,为试论,说白了就是命题作文,就拿这次的考试来说,虽说苏轼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最后流传到后世成为佳话。但是其实昨天给到所有考生的题目,都是这几个字,只不过是苏轼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在后世得以流传罢了。这一考试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项上,苏轼这种大才子就有了比寻常考生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今天,第三日考试,主要的考试内容,为试策。试策跟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时务提出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所以又称“策问”,考生的回答则称“对策”。对策通常是千字文,但也有洋洋洒洒写了上万言的对策。由于策与论都是议论文体,宋人又将两者并称为“策论”。

  而今日的试策题目,是由主考官欧阳修亲自出题。

  “周天子之田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