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6章 接收使者_买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话,极有可能一辈子就终老在这里,怎么都跳不出省,甚至很难从本县挪窝,虽然流官调任是朝廷的规矩,但这规矩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是可以网开一面的。

  好吧,就算有不在乎这些的人,愿意在本地生根的,却也要面临水土不服这个问题,岭南的天气潮湿渥热,北人久居病故再正常不过了,这里蚊虫多,疟疾、痢疾是时常流行的,南人土著在这里活了百千年了,一样的病,他们几天就好了,北人却缠绵病榻最终病故的也不少见。因此,岭南小县的县衙,满编那是极少见的情况,常见的甚至可能是除了两三个老衙役能常年到岗之外,其余的吏目都是有兼职的,需要了再来县衙露面,而县令、县丞和县尉这三巨头里,能有两个就已经很不错了,只剩下一个常态,三个都没有的时间段也是有的呢。

  龙川县这里,就属于常态阶段,“县丞还在,县老爷好些年都没有了,现在案上公文都结蜘蛛网了,也没见派新的来,我们往府里写信,府里说也不是有意,就是咱们县运气不好罢了,头前排了两个的,一个还没到敬州,走到潮州就回去了还有一个半路没了的,他们也不好再派了别的县也缺,总得间着来才好。”

  不像是江浙的县城,不但满编,而且还有无数的帮闲,帮闲的帮闲,都是只为了攀上一个官字。龙川县这里的情况,其实就是如今山区县城的常态,霍小燕游目四顾,感觉只走了两三分钟不到,就已经从城门进了县城核心,她心底有数了县城里常住人口大概也就千人不到,而且是处于一个萎缩的趋势中,随处可见荒屋,也就是沿河这条主街和周围的两三排屋子,再往里就没有什么人家了

  这样的小县,也不会有什么石头城墙的,夯土墙垒个门面,剩下一面靠河,另两面有些地方夯土都有点儿坍塌的意思了,这一看就知道是疏于修复,但也不能怪县官管理不力,就这一千人左右的居民,想修城墙,派工都派不出来,要说征发村民来修,那是做梦,围龙屋里的农夫,有闲空不修葺自家的屋子,为什么到县里来为城里人出力

  “这几年县里的人口越来越少了吧”王德安在她的示意下,一路也和衙役慢慢地套问着近况,“是因为河里的船少了”

  “可不就是因为下游的船不知怎么就不上来了”

  这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衙役也念叨起了近年来县里的变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龙川县是东江、韩江的上游,在航运繁盛的时候,其实要比现在繁华得多但他们的繁华是很依赖于船只的,一旦船只来得少了,县里不免就有许多人没了进账,只能去外地谋生。

  航运的萎缩,到底是因为什么,衙役并不清楚,但霍小燕心中却是有数一方面是下游靠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