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8章 谁料皇榜中榜眼_买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范围,也改易了茶楼里上演的戏码,多演些《何赛花巧种田》、《鸳鸯错》、《女掌柜下南洋》这样的时新的剧目,来讨好这批因买地新风而应运而起的女娘们。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自古来男耕女织谁享清闲?男儿汉,当得兵,经得商,做得官,今日——谁说我女子——不如男——”

  这是《女掌柜下南洋》中,买地女掌柜徐金花和邻居辩论,是否要下南洋去做生意的一段,邻居刘大哥认为女子坐船南下是异想天开,在异域受到的危险比买地更大,徐金花便以这一段唱词反驳,这段词,唱腔跌宕起伏,铿锵有力,一反昆曲‘一唱三叠、婉转袅娜’的特点。

  虽然是戏腔,且是花旦唱,但豪迈而有中气,曲调明快,介乎数来宝和昆曲之间,朗朗上口,歌词直白,容易传唱,这也是买地的戏剧,流传到北方后被本地的戏班子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而且,内容也非常讨巧,惹来女座上一阵娇笑拍手,叫好中还有铜钱扔去舞台上讨赏,几乎要砸到了戏子的脚,茶馆里又是乐声,又是歌声,又是铜钱落地的清脆碰撞声,又是笑声,端的是热闹非凡。

  “邢兄,你还不知道么,这人世间最怕风气两个字,甚么事只要形成了风气,那就顾不上是非黑白了。”

  这在几年前看来几乎是放浪不羁光怪陆离的景象,倒成了正说话这儒生最好的证据,他将手一摊,指了指茶馆里这热闹不堪的景象,又凑近了劝道,“别说女子做官、女子考科举了,现在的新东西几乎每个月都有,那些老古董连骂都骂不过来呢,比起什么开博物馆、开运动会,让女子一样穿了短打去跑跑跳跳,还要评比成绩,女子考个特科,做些小官又能如何?”

  “退一万步说,即便废除女特科,那开女塾无论如何也不算是什么罪过——江南一带早几十年就有这东西了,他们以才女为美,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不说别人,就说南九宫的沈家,他们家不就常以才女自傲吗?

  现在沈家、叶家、吴家等人,全都迁居买地,大展身手,他们若是不开家塾,焉得这么多声名大噪的女才人?就说那沈曼君,她如今是《买活周报》第一校对编辑,六姐的文章都专由她来校对,有句话叫做,‘新词不经沈编辑之注释不得流行’,多少人能得这样的一句评语?也没见朝廷治罪沈家,追回给她们父祖的封赠。”

  “邢兄,话已说到这份上,可见这开设女塾的事情,那绝对是四平八稳,不至于被卷入风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