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0章 延绥生机_买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得过的问题,那是敢不敢打的问题。这一层的考虑,是实实在在的,因此,驻军在边市这件事上就表现得很低调,装聋作哑,似乎是一无所知,私下写奏折上报这是最开始时的态度,且观后效吧,这边市开不开得下去,还是两说呢,没准什么时候就闹出乱子来了,若是鞑靼人来烧杀抢掠了,那边军再介入,也有个话头。

  鞑靼人确实是来了,而且来得很多,各大部族的人轮换着来,但流血事故确实是一直没有闹出来,反而是延绥镇这里,因为买活军的商队经过,还有陡然兴盛起来的羊毛贸易,陡然间,就要比前些年繁华了不知多少倍,九边百姓的日子,一下从艰苦难捱,逃边成风,调过了个来

  此时回头来看,一切的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只是身在其中,却不觉得有多么的稀奇,一切都仿佛是自然而然牧民们来卖羊毛,边市这里的价格好,值得他们特意跑一趟不但羊毛的价格好,商品的价格也好,盐、糖,都是好东西,价格那样的便宜,还有马口铁,这东西在牧民中实在是太风靡了,比瓷器、陶器都更受欢迎,轻便、牢固、耐用,一个铁皮水桶,在牧民看来都是能传家的好东西

  来了边市的牧民,走的时候没有带着现钱离去的,全都把自己的皮草、白食、羊毛,换成了各式各样的日用品和盐糖,而买活军这里,得到了大量便宜的初级产品,生羊毛、只经过简单鞣制的皮革,一袋袋的奶制品他们把奶制品送往巴蜀,在巴蜀走航运去买境那里,这是买活军那里很多奶食的来源。京城的使馆用的奶食,是从张家口附近的草原过来的,和这里是两条并行不悖的线路。

  这是可以立刻送走的货物,但羊毛和皮革呢,在本地精制过后再去运输,这是最好的选择,张秉忠只是在这风气中应运而生的人物之一,本地但凡有些人望的军官,现在都在收纳人口,洗羊毛、晒羊毛、绕毛线

  买活军留在边市坐镇的队伍,会把这些精制羊毛的办法教给他们,也卖给他们生羊毛,但是,他们的商队不是说每旬都来的,张秉忠可以选择自己走一段路,到延州去交割货物,价格会高一点,也可以在本地就卖给买活军的坐地商队,价格要低一些,也可以卖给行商,买活军这里只管收卖生羊毛,他们甚至不禁止鞑靼人私下和汉人交易

  做生意如此大方的商队,实在是很少见的,从前,那些输边商队,打通了上头的渠道,在本地总是趾高气昂的,自己走私,抓别人走私的劲儿还比谁都高,这买活军的作风,和他们完全是不同的,他们来到延绥镇,做人做事,只有一句话,那便是大家一起发财

  这话实在是不假的,这羊毛生意,一下就把延绥镇给盘活了,镇里人人都有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