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8.第二百七十八章_桓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孙人首次抵达建康,见识到高墙深池,建筑物鳞次栉比,街道上人流穿梭,一派热闹景象,无不感叹建康繁华。

  左顾右盼之下,眼睛几乎不够用。走出一段距离,因为没看路,差点被脚下的青石绊倒,踉跄几下方才站稳。

  这样的情形,建康百姓早已经见怪不怪。

  几名身着短袍的少年结伴而行,人人都背着一只竹箱,从后看去,几乎遮住半个身体。

  少年们很是兴奋,一边走一边谈笑,隐约能听到“公输”“农具”“作业”“成具”之类的言辞。

  另有稍小些的孩童跟在兄长身后,一样的制式短袍,腰间缠着布带。没有背着木箱,仅手中抓住两枚竹简。

  看到这些少年和孩童,路旁行人皆面露微笑。

  无论汉人胡人,凡是认识的,都开口打着招呼。

  “三郎君,今日背着竹箱,可以农具已经制成?”一名面色黝黑、壮实犹如小山的男子问道。

  “还要先生看过。”少年被唤住,并不恼,转身向男子行礼,笑道,“日前先生布置课业,做农具的木料多亏叔父,小子谢叔父。”

  “这话见外。”男子连忙摆手,道,“学院中做出的农具,那个不是好的?这次三郎君做出来的,我可是先定下,莫要给了旁人。”

  “叔父尽管放心。”少年点头。

  又说了几句话,少年同男子告辞,转身追上同伴。临走被男子塞-了两个馒头,推辞不过,忙开口道谢。追上队伍后,将馒头掰开,分给几个年幼的孩童。

  “方叔父给的,吃吧。回头要记得谢叔父。”

  “诺。”

  孩童们接过馒头,兵没有在路上吃,而是用布帕包好,先放在怀里,等到学堂之后,趁着课间休息时再用。

  少年和孩童们走远,秦玦唤来一名部曲,道:“且去打听一番。”

  部曲领命,刻意慢下脚步,落在队伍之后。等到队伍过去,眨眼间混入人群之中,开始寻人打听,这些少年孩童究竟是怎么回事。

  “郎君是外地来的?”一名扛着新农具的老翁道。

  “确是。”部曲祖籍西河,却能说一口地道的吴地官话,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老翁的怀疑,开始为他解惑。

  “这是学院的规矩。”老翁正等着市货的家人,闲在路边无聊,遇部曲询问,开脆打开了话匣子。

  “学院规矩?”

  “正是。”老翁点点,道,“官家英明,着范公和桓公在各地开办书院,不只招收豪强子弟,庶人亦可入学。”

  “学中分为两院,东院多为士族郎君,教授经义典章,学习兵法韬略;西院都是庶人子弟,念书识字之外,可学得各种手艺,木工就是其一。”

  “凡入学两年,天分不差的,都能做出几样简单的农具。凡经书院许可,皆可市卖,价格比坊市略低,却能填补家用。等到出师之后,可是各家工坊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