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经济学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章以为不可。

  但是司马光回复台谏的贴子里写到:“先朝散青苗,本为利民,并取情愿;后提举官速要见功,务求多散。今禁抑配,则无害也。”

  意思是说青苗法本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利民,当时也许民自愿,只是因为后来提举事务的官员想要政绩,因此务求多贷,才导致出现问题,如今只要禁止了官员强行摊派,自然就没有什么为害了。

  苏轼上奏:“熙宁之法,也未尝不禁抑配,而其为害也至此。民家量入为出,虽贫亦足;若令分外得钱,则费用自广。”

  “今许人情愿,是为设法罔民,使快一时非理之用,而不虑后日催纳之患,非良法也。”

  其实参考后世校园贷的风波,就能够明白苏轼是非常具有先见之明的。

  这个道理苏油也曾经给朝廷讲了无数次,不过以前声音太小,说得也委婉,导致没什么人听。

  这次不一样了,苏油回京见司马光,再次重申这办法决不可行,甚至说出“贷款给无偿还能力者即是犯罪”的论点。

  他们需要的是赈济,是移民宽地,而不是什么寅吃卯粮的贷款!

  司马光已经卧床,不过经过苏油解释之后,方发现此法当中的巨大漏洞,要苏油扶着他强自入朝,于帘前奏曰:“是何奸邪,劝陛下复行此事!”

  两人不知道是范纯仁的主意,还都以为是曾布,等苏油见到范纯仁脸都白了,偷偷后退一步低头不语,才知道自己和司马光都误判了。

  苏油赶紧打岔:“经济之道,也有专精,如今朝中熟知者不多。”

  “不过好在吕公行集议之制,所有人都能够畅所欲言,一计之拙,亦得广思所正。”

  “司马公以之为奸邪,臣以为倒也过了,不过朝中两制以上官员,应该读读安石相公的《经济论》,张公的《金融论》。”

  “那道疏奏臣读过,里边有一条说得很正确,即国用乃天下之本。”

  “庆历后大权为刘氏戚党所控,国家纳税田亩减少一半,已经影响到国本。”

  “臣以为真宗皇帝若知其危害,必致不行。其事之所以发生,不知也。”

  “臣还是那个意见,如今秋收在望,局面紧急,未若删繁就简,令各路常平依旧法施行,青苗钱一应罢去,常平仓的主要功能,还是在于调控粮价,如要滋息,亦需待分立出灾备仓后,独立再分拨一仓施行。”

  “青苗旧欠,视户等酌情减除,五等以下全免,三四等除旧欠二分之息,一二等如故。”

  “元支本钱,验见欠多少分料,分三年次随二税纳完。”

  高滔滔说道:“户部那边,以为司徒之议如何?”

  李常哪里说得出什么好歹来,巧妙地转移话题:“臣近日也在研读原三司制度,发现我朝地官一个重大缺陷。”

  “哦?”

  李常躬身道:“我朝科举入官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