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为止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明润还在喊注意灾荒,如今役法、仓法未定,眼看着九月就要到来,岂容耽误?”

  “别的地方还好说,河北岂能敷衍?黄河经过十数年治理,眼见就要成功,去年几处大工未完,陛下,再也耽误不得了啊……”

  老头回朝,又算是创造了一个传奇,在宣德门侯进的时候,苏轼带着辽国使臣耶律永昌、刘霄也在边上,刘霄将文老头须发皆白,吓了一跳,拉着苏轼偷偷退立,改容道:“这就是潞国公吧?”

  苏轼点头:“没错。就是文公。”

  刘霄好羡慕:“潞国公四朝元老,如今年寿几何了?”

  苏轼回答:“即将八十二了。”

  刘霄大为吃惊:“年寿如此高,身体却怎么这么健壮。”

  苏轼说道:“使者这还只是看到了他的容貌,没有听见他说话。”

  “文公综理朝廷事务,极其精敏,许多少年后进也赶不上;学问贯古通今,即使专门名家也有不如。”

  刘霄不由得感慨:“实乃天下异人。”

  此事传入宫中,高滔滔对文彦博更加礼敬,每有大事,必得咨询。

  听文彦博如此说,高滔滔便问道:“关于役法,朝廷商议得如何了?”

  吕公著说道:“祥定役法苏轼、毕仲游等上奏,今年更张法令,时间上恐怕来不及,不过乡户衙前役满未有人替者,可以依旧募法支雇食钱。如愿投募者听其自便,仍免本户身役;不愿投募者,速召人替,如此则为两便。”

  文彦博表示反对:“河北大役,非寻常州县可以支应,老臣怕是行此法依旧来不及。”

  “听闻朝中有弹劾河渠司诸官贪墨,不恤民力者,老臣以为用人之际,不妨稍为和缓一二,或者命其戴罪立功也好,总不能整人整到连做事儿的人都没有了嘛!”

  老头长期支撑大宋北方门户,对河北可谓是费尽了心力,无奈那条黄河实在是桀骜不驯,去年灾患又开始抬头,不由得不急。

  吕公著说道:“关于此事,陛下的条问之卷也陆续收到上陈,大宋如今的大役之区,宁夏不论,河北共有两处。”

  “一处是迎阳埽故道分洪工程,一处大吴埽锯牙工程,两处工程工量巨大,据转运司上陈数据,需丁力三万,工料夫钱百万贯。”

  “御史以为这个数额过于庞大,河渠司和转运司明显有贪墨的嫌疑,而且五月之后便进入农忙时节,这个时候兴大征起大役……河北本来就民风彪悍……”

  高滔滔问道:“都堂有定策了吗?”

  吕公著说道:“苏明润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今年是统计之年,治理不妨稍后,一切先依从旧制比较好。”

  “如果不依,那就按照当年他治理陕西的法子,其余地方先改着,河北暂不大动,先保证河工、物料、指挥管理不缺。”

  “仓法也是,河北常平仓各州先期划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