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153 忽弃贾生才-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邓素批阅完堆积如山的奏折,喝了一口参茶,精神不觉一振。

  人参和海参,这两种辽东盛产的东西,经过赵行德介绍到中原,如今已大行其道。

  人参有提神醒脑的大用,普通人晚上喝了就睡不着,但邓素却恰恰相反,因为日理万机过于疲乏,睡觉前若不喝上一杯参茶,回一回神,反而会睡得不好。他长长地呵了口气,站起身披上黑色的大氅走出书房,静静站在台阶前,仿佛在观看相府中的雪景,良久之后,他才缓缓步入相府中的签押房,在休息之前,还要再处理一些突发的情况,已成习惯。早已等候在签押房外的邸报司散官卜准志走上前,恭恭敬敬地低声禀报了陆相公上发生的一切。

  “相公,魏承吉身为朝廷命官,擅离驻地,私会朝廷重臣谋乱,要不要......”

  “不必,”邓素摇了摇头,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先看着他,北伐要紧。”

  “是。”

  “扬州那边,代我传一封书信给苏同甫先生。”

  邓素的语气流露出一丝歉意:“户部和兵部那边,未必体会得到苏同甫的难处,不过,国事要紧,河北兵民无御寒之衣,无隔月之粮,无杀敌之箭。河北券若不能如数凑足银钱,北伐大事危矣。我知道苏先生的难处,但为了国家中兴,不得不请苏先生全力筹措,切切,切切!”毛笔饱蘸徽墨,在宣纸上运形如风,写到最后这“切切”数字时,执笔的书吏的手不禁微微一颤,字迹墨色又浓,又黑,仿佛带着无数的期望。

  窗外,圆月高悬在漆黑的夜空中,天阶夜色凉如水,二更天。

  .............

  天色拂晓,扬州证信堂的衙役胆战心惊地从门缝往外望着。

  三楼的主薄房中,众账房掌柜聚在一起,人人唉声叹气,有人从窗户缝儿里偷偷往下看,很快又受惊地转开目光,面如死灰。证信堂外面的大街小巷聚满了人群,整整一夜没有离去。虽然厢军和衙役在竭力维持秩序,但不安和愤怒却在人群中不断积累、发酵,嘈杂的议论和不时发出的喊声,弥漫着难以言喻的危险。

  短短两天时间,南海券和河北券的价格从山巅跌落到了谷底,从证信堂发售价钱的好几倍,跌倒了不足发售价的一半。饶是如此,还是卖不出去,因为已经没有人敢再买了,只有一大堆惶恐不安的人挥舞着手里的纸片在大吼大叫。后来,不知谁带了个头,有人喊道:“让苏同甫出来,我们买的河北券都不要了,退银子!”一时间群情汹涌,局面顿时乱作一团,甚至有市井刁民企图冲上三楼直接找苏同甫理论。把守证信堂的衙役和厢军将闹事的百姓赶出大堂,这些人又在堂外的大街小巷聚集不去。天知道这些“凶徒”会做出什么样的事?证信堂的管事都不敢回家了,只能挤在账房里过了难熬的一夜。

  “百姓聚众闹事如此厉害,简直就和宣和年间砸了织造局衙门那次不相上下了。”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