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6 颇穷理乱情-1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陈东看。陈东一边看,一边啧啧赞道:“别的不敢说,若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太学士子三千,元直稳居第一。”赵行德笑道:“可惜今科不考揭帖。”陈东也笑着摇了摇头,二人一同到汴梁的街头巷尾,趁着街面上没有衙役、里正这些人物,快手快脚地贴好了三十多张,陈东带着赵行德前去一处店面狭小的书坊里领了十贯钱。刚才康德裔救下阿绣的破费才不过4贯,赵行德看着手中的交子,正暗暗感慨才学就是钱财,忽然听陈东神秘地道:“还有个来钱的法子,恰逢今日,元直愿不愿同去?”

  赵行德附耳过去,陈东详细说来。原来此时风俗,大户人家做法事,或是礼佛敬香时,女眷要将绸缎丝线打成各种难解之极的结,亲自交给寺庙的高僧,而僧侣则要在限定的时间之前将这些丝结全部解完,结同音劫,取其消灾化劫之意。贵妇小姐们闺阁无事,不知何时起,她们发现打结和解结其实是个颇有意思的对抗游戏,于是各种丝结开始繁复无比,难解得变态,以至于大相国寺的高僧不得不偷偷地找人代为解开那些已经让他们大犯嗔戒的丝结。对于解结的高手,不但奉送有时裹在丝结里金瓜子小银锭之类的贵重物事,还根据解开丝结的难度大小和时限长短另外付给高低不等报酬。

  “解个丝结而已,有这么难么?”赵行德脸上带着怀疑的神色。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陈东颇为感慨地摇头道,“元直,你太不了解咱们汴梁的夫人小姐了,她们为了让锦结难解开,打结之前先用井水把丝线浸透,打好以后再晒干让死结缩水收紧,甚至有反复水浸又晒干三次以上的,非得让丝结缩水变得和一块石头相似,这还是最最普通的招数啊。”他脸上带着曾经沧海的神情,显然是吃过不少苦头。

  “有这么夸张么?”赵行德心下暗道,将信将疑地随着陈东来到大相国寺。

  这大相国寺乃是汴梁城中第一等繁盛之处,不光香客云集,更有所许多商贩傍依着大相国寺买卖什物,不但沿着大相国寺前面的汴河大街开店。这天恰逢是四月八日佛诞,汴梁的十大禅院都有浴佛斋会,准备了煎香药糖水,称作“浴佛水”,奉送给前来礼佛的香客。是以还没有到大相国寺,远远的到处都是前来礼佛的香客。各种商铺乘机大做买卖,除了商铺外,大相国寺内外摆满密密麻麻的地摊。但凡日常所用之物,例如簟席、屏帏、洗漱之物、鞍辔、弓、剑、腊肉脯之类,无所不有。

  靠近佛殿,则是蜜饯、赵文秀笔、潘各墨等精致文雅之物,而佛殿前的游廊,是寺庙里自产自销的摊点,专门买卖寺庙尼姑和仆妇制作的领抹、花朶、珠翠头面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