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五毛钱特效该怪谁_文娱救世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是华纳或者0世纪福克斯、索尼发行,几乎就注定了观众对它们的投资规模认知。

  所以即使他们的大片票价卖得比普通无特效剧情片贵五到十美元,观众依然会有这个心理期待去掏钱――他们知道他们就是在为这个视觉享受才多掏这额外的五美元的。

  但是在华夏,电影行业允许民资进入才短短六年,出片才五年。哪怕是华艺兄弟或者诚品影视,也依然没有形成品牌口碑。观众掏钱买票的时候是不在乎国产片的片头插着谁的标儿,也没有形成‘xx出品,必属精品’的品牌印象。

  所以华夏观众看国产片时,就像是一个上淘宝买组装机电脑的人,他们只看配置,不看牌子。配置好了性价比高他们才掏钱,如果牌子好但是同等配置比别人贵,他们就不掏钱。”

  顾诚没让权宝雅举小米手机这种“性价比”卖的例子,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出现小米手机了。

  后世的小米虽然销量不错,但是小米这两个字,真的谈不上品牌价值。因为它并不能让自己卖出去的任何产品产生任何品牌溢价。不管这个牌子卖了几亿台产品,它也只是卖了几亿台贱货而已。

  毛利率,是品牌的尊严。烧钱或者平价得来的品牌,销量再高也是没有尊严和忠诚的。

  “这……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是跟我们刚才讨论的话题有关系吗?”陈撸鱼好不容易绕回来,才发现自己险些晕了。

  “当然有关系。”权宝雅有些紧张,似乎后面的话是顾诚教她的,“如果没有品牌,这时候电影制造商就要具体分析:是哪些因素在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是决定票房收入的关键?

  正如男人在网上买电脑。最容易量化和影响购买决策的,是cpu主频、内存、硬盘、显卡这些指标;而电影圈子里,容易量化和描述的指标主要是导演、影星,加上可描述的剧情、场景大小,这些属于容易被豆瓣网和人人网分享的内容,也能促成观众购票欲。

  而最不容易被影评人和网红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是什么呢?正是画面的特效细节。比如说《赤壁》,豆瓣上最热的影评或许会说‘梁超伟和陈建斌对决那场戏,烧掉了40条道具战船’这个可以量化的指标,但影评很难抨击‘其中有六条船的建模完全一样,物理运动有多少穿帮的地方’。

  所以,常年累月下来,就逼得电影公司更愿意在那些‘影评人容易量化描述的方面’花血本。在有限的总成本投入下,就只能把‘后期细节打磨’这些不能影响观众购票的环节抛弃掉、粗制滥造。因为观众只有在买了票、进了电影院之后,才能亲眼看到这些细节上的瑕疵,而这时他已经花了钱,买了票,完成消费了。

  华夏电影公司没有品牌效应,也注定了他们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