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 城市套路深最好回农村_文娱救世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本上1o年能拿下驰名已经是手眼通天了。

  而且各级工商部门为了政绩,对于本辖区内企业获得上级领导部门颁的著名商标,也都会返一些奖金,以激励本辖区企业去向上竞争。

  通俗举例:比如萧山的区辖企业,去钱塘市拿了市著名商标,区工商局会奖励企业两三万奖金。然后这个企业一旦拿到吴越省的著名商标,钱塘市工商局又会奖励该企业十万。一旦去工商总局那里拿到全国的驰名,吴越省的工商局又会奖励企业一百万。

  因为工商系统的政绩奖金摆在那儿,导致著名/驰名的掮客代理费居高不下,很多企业都是觉得:得了驰名,省工商局就奖我1oo万,企业本身还能打响品牌,还能帮省工商局的领导凑政绩。这么好的事儿,只要公关的律师费低于1oo万,就肯定要去运作。因此做一个驰名,当时圈内的律师费/公关费几乎不可能低于1oo万。

  就好比某点的新书月票奖前1o名都有1ooo块了,刷子去月票红包刷榜的钱怎么也得过1ooo块。而且每个月到了3o号左右,榜上第1o名和第11名之间,怎么也得拉开2oo票以上的票数差距――否则岂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失效了么?

  如果某个扑街写手现自己距离新书月票榜最后一名只差那么几十票,似乎跪下来求求票红包就有希望赶上――那就赶紧收了这种妄想吧。“5oo块红包,就能赚到1ooo块奖金”这种事情,前面的人肯给你看到这种希望么?怎么也得表现得“你至少15oo块红包,才有可能拿到1ooo块奖金”,才能震慑住“心怀不臣”的人对吧?

  ……

  顾诚平时不太管公司内务,对于上述的门道,他也不是很清楚。但他的智商摆在那里,显而易见的常识还是很容易理解的。

  有潘洁颖在旁边印证,然后给管财务的姑姑打电话确认,一番工作之后,顾诚搞明白了两个事实:

  外面,所有条件都满足驰名要求的企业,做一个驰名大概是几百万的成本。

  但是,自己是条件不满足的,需要造势,需要左右互搏术,需要各种复杂运作。而且按照费雯清的说法,包括给税务部门白白上供的成本,一项项算下来,还真要亏那么多。

  现在的问题就是:花两个亿,让自己的品牌比法律硬杠子要求提前七八年驰名,这买卖干不干?!

  顾诚故作沉思了许久,主要还是想敲打一下对方的报价。但他心里其实已经肯了。

  但是另一个时空的马风、马腾等人,为什么没用这一招呢?他们现在虽然没钱,但是将来有的是钱,以马风的装逼王脾性,怎么可能容忍“阿狸巴巴”2o14年才驰名的?难道将来就算想塞钱都没处塞?这条法律漏洞被堵上了不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