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三书六礼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长安崇仁里。

  长孙无忌、观音婢回到高府,先去给外祖母问安。

  正好高秋娘和鲜于娘子也在。

  由于有些事,不便于当着高老夫人,和鲜于娘子的面说,几个人就拉了会儿家常,说了些庄上的事情。

  在高老夫人房中逗留了片刻,长孙无忌就借故让外祖休息,向高老夫人和鲜于娘子告辞。

  然后,他和高秋娘、观音婢一起回到自己住的院子。

  回去的路上,高秋娘见观音婢眉眼都带着笑,走路也比原来轻快了很多。

  她心中也非常高兴,就问观音婢,

  “是不是出去散散心,比呆在家里要好许多?”

  观音婢也不说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敷衍母亲,

  “要是能出去,谁愿憋在家里?”

  回到自己院里,长孙无忌才将李世民曾到新丰老庄,唐国公府准备将观音婢的婚期定在明年二月的事向高秋娘说了。

  高秋娘一直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她看上去十分平静,心中却激动不已。

  至于长孙无忌安排观音婢私会李世民的事,她哪里还会再去追究?

  接下来,两边就要忙着筹备李世民和观音婢的婚事。

  按照婚礼习俗,三书六礼一样都不能少,需要依次进行。

  李渊与窦氏夫人商定,过了正旦节,就要为两个儿子办婚事。

  但河东离长安太远,办起事来有诸多不便。

  为了便于为李建成、李世民办理婚事,

  窦氏夫人与长子李建成商议,决定还是先暂时搬回长安去住。

  等办完两人的婚事,一家人再重回河东。

  为何李渊一家,放着好好的长安城不住,非要住在河东呢?

  这其中的原因就比较耐人寻味。

  因为李建成要为将来举事做准备。

  长安城在天子脚下,不大点儿事都难以守住秘密。

  而在河东,天高皇帝远,收附豪杰之士,扩充自身实力,则要方便的多。

  按照风俗习惯,观音婢不可能从舅父家出嫁。

  因为从舅家嫁女儿,确实于礼不合。

  按规矩观音婢要从长孙将军府出门。

  所以,在出嫁之前,高秋娘要和观音婢搬回到长孙将军府去住。

  分家的时候,高秋娘就和长孙无宪说过,观音婢出嫁时,还要在长孙将军府办理婚事。

  长孙无宪也把这件事一直放在心上。

  高秋娘从府里搬出去以后,他们夫妇就没有占用上房,各种家俱、什物都原封不动地予以保留。

  高秋娘和观音婢随时都可以搬回去住。

  窦氏夫人带着一家人,回到长安通义里唐国公府以后,就开始着手操办两个儿子的婚事。

  先是纳采,向长孙将军府传递了欲娶的意向,初步商议将婚期定在明年开春。

  长孙将军府收下唐国公府的彩礼,等于同意了男方的请求。

  婚期初步定下以后,高秋娘就开始安排长孙无宪、长孙无忌为观音婢置办嫁妆。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