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瞒天过海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棋。

  然后看着棋盘怔怔发呆,想着李世民下一手会如何落子?

  她感觉李世民微笑着坐在自己对面。

  还是那个只有十来岁的男孩,沉稳、自信中,还带着些稚气。

  忽然,她又感觉到,对面是在城南庄园带自己骑马的,那个英俊洒脱的少年。

  他箭无虚发,策马扬鞭,英武中散发出勃勃朝气。

  观音婢想起他兄长般的关爱,

  想起他纯真的笑,

  想起他飘逸的身姿,

  想起两人共乘一骑的美好。

  分别已将近三年,观音婢在心中想像,世民阿兄现在是什么模样?

  慢慢地,他的形象变得有些模糊。

  观音婢在心中竭力描绘李世民如今的样子。

  但终究不能让她满意。

  她有一种渴望,想看到一个真实的世民阿兄,微微笑着站在自己的面前。

  辽东兵败,在西京长安成了尽人皆知的消息。

  近日又传出风声,明春杨广要二次亲征辽东,有关官员要携家属随行。

  李渊作为卫尉少卿,夫妇二人随驾出行已成板上钉钉的事情。

  高秋娘和高俭又为观音婢的婚事发起愁来。

  如果李世民和观音婢的婚事年前不说。

  到了年后,李渊夫妇远赴辽东,两个孩子的婚事就不知要搁置到何时。

  高俭向高秋娘建议,不如他亲赴河东,去见一见李渊夫妇,讨一个准信儿。

  这样也不至于整日为这事焦虑。

  高秋娘认为不妥,世族之家哪有女方催嫁的?

  李渊夫妇也是明事理之人。

  明年随驾出征之前,观音婢是嫁、是留,他们总归会有个说法。

  做为女方,没必要放低身价去求着男方。

  高秋娘对高俭道:“我听大嫂说过,要‘抬头嫁女,低头娶妻’。”

  “坏了规矩会惹人笑话。我们与其在此左思右想,不如顺其自然。”

  高俭见高秋娘自己拿了主意,而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耐心等待河东的消息。

  没过几日,长孙无忌突然回京。

  他带回了庄上刚挖的山药,和当年的新米。

  拜见过外祖母,长孙无忌和母亲、舅父在内院前厅叙话。

  言谈之中,又说起观音婢和李世民的婚事。

  高秋娘和高俭都流露出焦虑之色。

  长孙无忌安慰舅父和母亲,

  “杨广刚刚驾返东都洛阳,大军新败,群臣人人小心谨慎,估计唐国公未敢告假返回返河东。”

  “如果明春唐国公和夫人都要随驾赴辽东,定会设法考虑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婚事。”

  长孙无忌一提起李建成,高秋娘倒不再焦急。

  她对高俭说道:“李建成比世民大上十岁,至今尚未成婚。”

  “听说与他有婚约的郑观音,比阿婢还要大上两岁。”

  “国公府不可能一年办两宗喜事,即使操办婚事,也先是考虑长子李建成。”

  “世民和阿婢的婚事,再往后推上两年也有可能。”

  “我想,国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