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寂寞空守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之中,高秋娘最钟爱的是王羲之的小楷,章法有度,而又不拘一格,在规范之中时有跳脱,点划之中透着灵气和飘逸洒脱。

  她觉得做人也如写字,要有规有矩,行止合度,但不能死板,一死板就没了灵性,没了趣味。

  所谓练字临帖,就是拿个范本将你框住,一个字练上百遍、千遍,让你写的字与范本间架、点画一般无二。练得多了,这个范本就印在了心中。然后再写,不用思考,就一挥而就,如行云流水,没有任何阻滞,这样才会透着飘逸洒脱。

  育人如练字,从小教他规矩守礼,有不足之处随时校正,习惯成自然,等到长大知礼守节,浑然天成,随心所欲也不逾矩。

  这天和往日一样,高秋娘一边练字一边思考着人生。在翰墨书香之中,还能体会出一番人生哲理来。

  一篇《乐毅论》临完,外面已打了二更,窗外万籁俱寂,倦鸟归巢,劳人归宿,只有吱吱虫鸣。

  练字的感觉再好,但也不能通宵达旦,终究还是要就寝的。高秋娘收拾笔墨,扑灭案上的灯烛,抬起双手慵懒地向后伸展了一下肩膀,打着哈欠走向床前。

  她脱去裙衫,揭被而卧,薄衿轻掩,软香横陈,独自一人占有那空荡荡的大床,刚才那些许的倦意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世的词人柳永,最能体会这种夫妻长期别离的相思之苦,他在一首词中写道:“薄衾小枕谅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此时高秋娘的心情恰如柳永所描述。

  夜长如岁,毕竟难熬。

  高秋娘无奈祭出自己的救命法宝:《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希望能够通过诵经进入无色无相,五蕴皆空之境。

  但《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念了三遍,仍不能驱除心中魔障,长孙晟的影子始终在自己的脑子里萦绕不去。

  两人在一起时的卿卿我我,温柔相拥,让高秋娘回味无穷,沉醉其中。

  她依恋他那坚强有力的怀抱和那种双臂紧搂无法挣脱的感觉。

  不知为何,她喜欢长孙晟突然在身后搂着自己时,露出的那种坏笑。

  没有面对子女时的威严肃然,也没有官场上的神情庄重,只有坏坏的笑和那在自己身上不老实的双手。

  高秋娘更爱的,是那个与人前有所不同的他。她甚至喜欢他的猥琐、他的轻佻和他的无赖。

  想到这里,高秋娘不免暗笑自己,和长孙晟单独相处时,自己又何尝与人前一样,又哪里还有人前的圣洁和端庄?

  事实上,夫妻之间的鱼水之欢,并非卑污之事,而是值得称颂的。

  如果不值得称颂,为何会喜气洋洋、吹吹打打把人家的女子娶来成婚?为何婚后公婆会盼着儿媳早日怀孕生子?

  没有夫妻之事,哪来的夫妻恩爱,子嗣传承?所以,离别夫妻的思念也是无可厚非,而是值得推崇的。

  夫妻之事只所以不可对人言,是因为怕这些旖旎之词会撩动外人的心弦,从而使人动了非分之念,引人做出苟且之事,伤了风化,坏了纲常。

  有了堂堂正正的理由,高秋娘觉得思念自己的丈夫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夜深人静之时,她只有用想象自己和长孙晟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来填充空虚的心灵,抚慰相思之情。

  她不能忘怀那些两人在一起的心颤时刻,忘不了彼此相拥的抵死缠绵。

  她渴望长孙晟能够即刻回到自己身边,紧紧抱住自己吻自己的额头,吻自己的唇,吻自己的粉颈和身上的每一寸肌肤,任他的大手在自己的身上肆无忌惮地游走。

  她的整个人都是属于他的,她愿任他随意揉捏。

  想起往日那些令人心醉的场景,高秋娘脸上慢慢泛起一阵潮红,呼吸也变得有些粗浊,柔荑不经意间拂过自己光洁的肌肤,她几乎有些不能自制了。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