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八十二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_从综武开始征战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世界那样一个奇特的综武世界?

  而在自己识海中多出来那一扇白玉门,一面青铜镜又是从而何来?

  可惜没有人能够告诉徐重光答案。

  徐重光喟然长叹一声,将心中升起的种种疑问强行压下,随后远望全景,平复心神,就在这时,他的心灵中突然产生一种前所末有的感应。

  他的精神,进入了至静至灵的境地,他清楚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杀气和力量,如同天罚一般横亘在自己头顶。

  他突然得到了一些信息。

  这个世界即将与另外的世界彻底融合。

  而自己这个外来者,必须要在世界彻底融合之前,离开这个世界了。

  如果再继续呆下去的话,那么在数年之后,将会有着一种极其可怕的力量波及到他,这股力量绝非任何人力所能抵抗,所以他必须要离开。

  这正是徐重光通过至诚之道所感应到的。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当徐重光得见元神,达到见神的境界之时,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这样的能力。

  精神上见到元神,肉体上达到金刚不坏,这便是见神不坏的境界。

  可惜徐重光虽然做到了前者,可他的肉体并没有达到金刚不坏的境界,所以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可以前知的异能就会不断衰减,直至彻底没有。

  离开这个世界。

  徐重光仰头望向天空,感到一阵恍惚。

  是啊,自己在这个世界已然三十余年了。

  最开始只是打算在这个世界学一学内家拳的,最后却有着这样一番奇特的经历。

  其实从当年傅剑秋去世以后,徐重光三上武当山辞去一切职务,闭关潜修的时候,其实已然做好了离去的准备。

  只是那时因为武当山上空荡且萧瑟,不知多少道人下山再无归山日,不知多少传承就此断绝,徐重光这才在离去之前,准备将自己的传承和武当的传承都安排妥当,再行回归。

  而离去的方式,本来当是死亡之后,才会自然回归。

  而做为一名武者,徐重光给自己安排的死亡,自然是轰轰烈烈的战死,而目标,就是东瀛。

  为了这场最后的远征,徐重光已然准备了数年之久,事实上,无论他有没有至诚之道的示警,他都会在最近二年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后,离开这个世界。

  这一段人生令他有着无穷的收获,或许日后无论自己可以习得更强的武学,获得了强大的神兵,但恐怕再也很难有这样跟随那些人走过这样的一段道路,感受着那股不灭的精神的经历了。

  那么,做好最后的准备后,便启程吧。

  最后这段时间里,徐重光抓紧时间想要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徒弟,想把更多所学、所会的武学,编撰成书,传承下去。

  《中华传统武术大观》的编撰,也进行到最后的尾声。

  当全书最后一本拳谱编撰完成,徐重光松了一口气,他翻到了第一页,看到了十余年前自己在津门演武时写下的序言。

  「练拳,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通过练拳明了自己的身体,从皮至肉,从肉至骨,从骨到脏,从脏到髓,从髓到血,一层层的如庖丁解牛一样,以无厚入于有间,最后,见神......」

  抚摸着那时的笔墨,徐重光不禁轻声感叹道:“真快啊,十余年不过弹指一瞬。”

  十余年前,正值抗日前夕,自己津门演武,随后南下重立中华武士会,那时意气风华,满腔热血。

  他摇摇头,提笔写下新的一段话。

  「一九五零,生死之决,至今日,已有十年。生死既已勘破,人间又无敌手。」

  「我欲跨海东渡,至瀛而止,为神州浩劫,数万万同胞所受之灾,为武术界千万武师之死,讨回点什么。」

  「故留绝笔于此,望有缘人得之。」

  「至晚年,反思一生所学所行。」

  「遂明白了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