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3章 发兵高句丽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3章发兵高句丽

  高句丽。

  对于这个老邻居,河北的百姓并不陌生。

  早在西汉建昭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三十七年,扶余王子朱蒙逃离扶余国,并来到卒本扶余,在这里建立了高句丽国。

  因为和扶余天然的敌对性,在二百余年中高句丽一直在和扶余进行漫长而又艰巨的军事战争,并且逐渐膨胀的野心也致使了东汉王朝对其的军事行动。

  不过汉朝大军一来他们便躲到深山老林中去,东汉也一直没有彻底去除掉这块芥藓之疾,逐渐发展起来的高句丽从东北向辽东半岛扩张,同时占据了朝鲜半岛北部,和南朝鲜的两个本土国家百济与新罗并列为“朝鲜三雄”,后世称其为“三国时代”。

  在中原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一名高句丽贤王——小兽林王继位,从中原引进了佛教,并且设立“太学”、改革军队,让高句丽国力暴涨。

  等小兽林王死后,他的儿子好太王继位,对百济和新罗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军事行动,甚至有史料记载好太王曾一战攻克了扶余64个城池,1400个村庄。

  至于现在的高句丽王,则是好太王的儿子长寿王。

  长寿王在高句丽的历史上也算是一个猛人,他在趁着拓跋焘和北燕的战争中夺取了辽地,原西汉时设立的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和真番郡等四汉郡也都落入了高句丽手中。

  就在前不久,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强大的刘宋,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这位长寿王将高句丽的都城从从东北的国内城迁至位于汉江平原上的平壤城,从此平壤也就成了朝鲜半岛历代势力的政治中心。

  对于如何攻打高句丽,刘义真也做到了心里有数——

  巨舰加大炮!

  走陆路的结果,杨广和李世民都尝试过了,不说不行,但至少很难。

  而刘义真从来没想过要在高句丽身上耗费太长时间。

  一个月?

  有点急。

  那就三个月好了。

  有王镇恶、朱龄石、檀道济等名将组成的团队几日后就拿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刘宋海军从河北的卢龙港集合,并且兵分三路,依次直接朝高句丽三座靠海的城市——历林口(大致为今营口)、卑奢(今大连)、丹东(今丹东)发起攻击。

  等到拿下三座城,保证后勤后,大军便可从海上突袭高句丽的国都——平壤!

  “但从海上进攻这一点暂时不能暴露。”

  从大海进攻,最关键的就是要快,不能拖。

  慢了,很可能会导致敌人坚守城池,错失机会。

  所以在刘宋海军行动之前,刘义真还要给高句丽放几个烟雾弹。

  第二天,一篇讨伐高句丽的檄文便被发放出去。

  上面列举了这些年来高句丽军队对幽燕之地百姓的侵扰,并站在了道德和法理的制高点狠狠鄙视了高句丽国的诞生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