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9章 批阅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批阅

  无论是郭嘉、关羽,还是吕蒙。

  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机会。

  而这种机会,才是巢尚之真正缺少的。

  他自己是身为孔圣故乡的士子,才有更多的机会能去读书。

  同理,他是因为天下下令州县推举士子,才能有机会来到长安参与科举。

  要是不是他出身的地方,不是天子推广的科举,他这样的人,大概率是在书中看遍世间繁华,然后窝囊的躺在布满杂草的床榻上死去。

  这样的士子,天下不知凡几!

  “今大宋有县、州两级制度,又有御史监察十道。若能每级都以科举考察士子,使县试者为县吏,州试者为州吏加以录用,往上者六百石官吏再由朝廷决议……”

  巢尚之此刻似乎不是在答题,而是在向天子,向朝廷奏对。

  他的眼中全是火焰,只想着能用手中纸笔将这铁铸的囚笼给打破!

  每门课答题时间有两个时辰。到了午时,考生的试卷便直接被礼部、御史台还有锦衣卫三方势力共同护送到皇宫中去。

  这第一场的策论试卷,并没有被拿到负责批阅试卷的礼部衙门,而是被直接送往两仪殿。

  天子,赫然是要直接批阅这些士子的策论!

  六科当中,除了《策论》,其他基本都有标准答案,批阅起来快的很,也没什么可操作的空间。

  所以《策论》作为最容易做文章的科目,刘义真直接釜底抽薪,不给有心之人机会。

  而且《策论》往往代表着这个人的政治观念,不排除有學晁错那种披着儒学之皮,实为法家之骨的老阴比,但大部分士子的策论还是能相当直观的看清其内心。

  再加上这次策论的题目选的格外坑人,刘义真也想看看那些考生是如何作答的。

  此时拿来的试卷还没有糊名,刘义真轻松的将朱修之、柳元景、安颉、宗悫还有薛安都的试卷抽了出来。

  朱修之的试卷和他本人一样中规中矩,文章的每个字眼都透着一股“忠君爱国”和“以朝廷为本”,属于那种看出问题但不敢明说的类型。

  柳元景、宗悫的虽有些建树,但二人到底年幼,并没有看透题目的本质,分数也达不到上上。

  薛安都……这货居然满篇在赞扬关羽万人敌的武艺,妥妥的跑题作文。甚至还在策论最后面作了一篇狗屁不通的诗,什么“二爷刀如钩,斩尽天下狗”,看得刘义真直想骂娘。

  反倒是安颉。

  作为一个胡人,或许是因为他在北魏时的身份凌驾于众多汉人世家之上,所以能站在“旁观者清”的角度来看待刘宋国内的问题。

  他的策论很客观的点出世家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世家的方案。

  只不过……

  那些方案都属于“鲜卑皇帝”能做,而“汉人皇帝”做不了的方案。

  北魏之前的统治核心就是那一小撮鲜卑贵族和其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