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8章 刘义真大婚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8章刘义真大婚

  “所以父亲到底是想让王弘当一回华歆?”

  华歆在曹丕代汉称帝时,曾登坛主持受禅仪式,向曹丕献上皇帝玺绶。

  为此,华歆没少被后世黑,特别是老罗的《三国演义》里,华歆简直就是个小人。

  然后真相是华歆与卢植、郑玄是同门,是当时政坛中代表着清流的大儒。在荀彧卸任尚书令后,正是华歆上位,压制住了当时的汉室势力。

  东汉末年时清流与经学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丝毫不弱于世家对政坛的影响,所以华歆亲自主持受禅仪式就是要告诉世人——连我们都抛弃汉室了,曹魏才是受命于天的主角。

  现在刘裕把王弘调回建康,大概抱着同样的心思?

  这种事情,要么不让世家主持,让徐羡之、傅亮这种寒门上。

  但如果是世家主持,那就必须是琅琊王氏。

  连陈郡谢氏都没有资格!

  陈郡谢氏的巅峰是东晋中期,也就是淝水之战前后。

  一句“王与马共天下”,才是天下人的共识。

  只有琅琊王氏亲自出面,解下他们系在晋天子腰间的绶带,才能让刘裕放下心中的大石头。

  历史上刘裕并没有召回王弘来干这件事,大概是没有合适的契机。

  现在既然刘义真要迎娶王氏女,也算是将琅琊王氏的战车绑在刘裕这边,让刘裕有了能控制王弘的底气。

  道理刘义真都懂,但他还是更关心刘裕对晋天子的处置。

  “如果由王弘来主持禅让,父亲之后会放过晋天子吗?”

  刘裕没有回答,反而再次询问起刘义真:“车士认为该如何做?”

  刘义真当然不希望刘裕杀掉晋恭帝。

  后世学者孟森曾说过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得国正者,唯汉于明。”

  但其实另一位学者夏曾佑也说过一句话叫做“二十四史中,人主得国之正,功业之高,汉高而外,当推宋武,不得以混壹之异,而有所轩轾也”。

  刘裕的威望其实已经高的离谱,杀不杀晋恭帝真的没什么区别。

  但人啊,特别是越成功的人,就越会有敬畏心。

  刘裕现在是当局者迷,低估了自己,也高估了晋室。

  杀人,在政治斗争当中永远是最烂的招数。

  当即,刘义真就凑到刘裕耳边提出一个主意。

  “这……是不是有些阴损?”

  刘裕对刘义真提出的计策有些动心,又感到十分不妥。

  刘义真居然提议封晋恭帝为汝阳公。

  咂一听没什么。

  但是在汝阳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景点——高平陵。

  高平陵之变的高平陵。

  魏明帝曹叡的陵墓。

  把司马皇族封到那里,天天对着曹叡……

  杀人诛心啊!

  稍微有点廉耻之心的司马家族人在那待不过一年怕是就要自尽吧?

  这羞辱的味道实在是有点重。

  刘裕有些牙疼,他要是这么做史书上该如何评价他?

  到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