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马,你立功了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明天一早就会见清廷使团,会不会午后,对岸敌军就收到王爷在滞留在应天府的消息呢?”

  吴争闻听,顿时恍然大悟,拍了拍马士英的肩膀道:“老马啊,你今日立功了。”

  。

  离天亮还早,吴争至仪凤门,传见了陈胜、廖仲平。

  将对岸军情及水师已经调往江都方向的消息,知会了他们之后,令他们牢守大胜关。

  吴争是下了死命令的,那就是,如果击溃的尼堪率部再次打回来,二人必须死死守住大胜关。

  。

  再返回皇城时,已经六月十六,凌晨卯时。

  天色已经亮起。

  吴争换了套亲王服,便施施然乘马车直入皇城,由繁华长安街至宫城外,再转西,过白虎桥,到达鸿胪寺前。

  十数名参与谈判的我方官员早已列队等候,其中有太傅钱肃乐为首,在朝堂上与吴争有过言语龌龊的礼部尚书李继臣也在,甚至连昨日与吴争顶撞、欲为任半城枉死讨

  公道的户部右侍郎郑有德也在其列。

  不过此时,所有官员皆正容躬身相迎。

  亲王的规仪确实与郡王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面对敌人时,只要不是暗中降清的汉奸,那么立场是一致的。

  在群臣的簇拥下,吴争入鸿胪寺。

  正堂之内,清廷使团已经由官员安置好了座位,正瞧首以盼,等待着义兴朝谈判官员的到来。

  清廷使团有十三人,正使是清廷多罗谦襄郡王瓦克达,礼亲王代善第四子,原本他是不适合出使义兴朝的,他的亲侄喀尔楚浑被吴争俘虏,为救侄儿性命,也只能亲自来了。

  副使有些特别,倒不是官位多显赫,而是他是吴争是实打实的老乡,同为绍兴府上虞县人,姓沈名文奎字清远,上虞百官人。

  当吴争得到礼部禀报时,就明白清廷出使,应该是诚心的,也就是说,并非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沈文奎年半百,还真称不上汉奸,至少不同于别的汉奸。

  他是天启七年北上辽东游学,崇祯二年,后金破遵化,被八旗挟俘至沈阳,因当时后金极力延揽汉文人,而得到皇太极的赏识,值文馆、问国政,后授宏文院学士,从此为满清出谋划策。

  清军入关之后,沈文奎授保定巡抚,翌年擢升淮扬漕运总督。

  汉人素有故乡情怀,象这样经历的人,自然是心怀故土的。

  虽然无法改变明朝灭亡的结局,可沈文奎在任上,免除了一些民众的赋税,并上奏折,请朝廷为明陵寝举行祭祀大典,由此遭到弹劾罢官革职。

  直到去年年初,才被重新起用,补宏文馆学士,充实录馆副总裁。

  清廷使团十三人中,也就多罗谦襄郡王瓦克达爵位最高,原本义兴朝派太傅钱肃乐领正使进行谈判,已经是合适了的。

  可吴争突然临时决定,亲自参加谈判,还没知会对方。

  所以,当清廷使者看到一个胸口、两肩绣着五爪团龙的明亲王服官员进来,都惊讶万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