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1章 帝王心思_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屡为杨锋出谋划策。

  立下了许多奇功。

  但他加入杨家将的时间比较晚。

  从资格上而言。

  自然是要位列杨修之后的。

  这样一来。

  有毒士之称的贾诩便只能坐在第七的位置上了。

  从这个侧面也能看出如今的杨家将是如何的人才济济了。

  秦琼、尉迟恭等武将的目光齐刷刷落到了贾诩身上。

  等待着他的解释。

  贾诩掰着手指说道:

  “陛下如此厚待刘备的手下和唯一的儿子,看似为日后埋下了隐患,实则是最高明的收买人心之术啊!”

  “陛下承诺不杀刘禅,可以让徐庶等投降之人放下心中的戒备,更容易为陛下所用。

  诚如刘备临死前所言,这些人其实都是栋梁之才,一刀杀了实在是有点可惜。”

  “再者,留下刘禅,便是等于告诉益州世家豪门,陛下有好生之德,绝不会在攻克益州之后滥杀无辜,打消益州人的抵抗心理。

  只这一点,便足以值回不杀刘禅的票钱了。”

  贾诩的解说到此便结束了。

  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他是绝不会把杨锋所有的心思都说出来的。

  哪怕他心里很清楚杨锋不杀刘禅还有另一层深远的意义。

  却是闭口不谈。

  杨锋等待了片刻。

  发现贾诩丝毫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无奈的暗笑道:

  这老狐狸果然狡猾!

  历史上的杨修便是因为洞察了曹操的心思而祸从口出。

  落得了身首异处的下场。

  以贾诩隐忍。

  他是绝不会走上那条路的。

  甚至若不是杨锋点名提问。

  贾诩连话都不会多说。

  对杨锋的忠心是一回事。

  明哲保身又是另外一回事!

  谁不想在忠心耿耿的同时尽可能活的长久一些?

  挥手示意贾诩落座。

  杨锋带着考校的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孔明,你可还能说出什么来吗?”

  诸葛亮是杨锋的弟子。

  自然不需要像贾诩那么小心谨慎。

  见到杨锋发问。

  诸葛亮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在大的战略层面上来说,曹操把孙权压制的很厉害,或许用不了多久便能结束江东之战了。

  到时候曹操坐拥大汉东边的半壁江山,对我军始终是巨大的威胁。”

  “陛下不杀刘禅,更有利于我军尽快收服益州,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对付曹操。

  若是能抢在曹操击溃孙权之前把益州全境收入囊中,那就更加完美了。”

  “或许能改变目前的天下格局也说不定,对我军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其中偌大的好处,实在不是区区一个刘禅所能比的。”

  杨锋微笑着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所说的。

  正是杨锋不杀刘禅的最大原因。

  刘备虽然有些厚颜无耻。

  但是他待人宽厚。

  在益州的这几年中深得益州各级官员的拥戴。

  因此即便是刘备兵败之际。

  益州各地也没有人公然站出来反叛他。

  顶多是许靖等人暗中做了点小动作而已。

  如果杨锋杀了刘禅。

  恐怕就会引起益州众人的触底反弹。

  拖延这场大战的结束时间。

  那样的话获利的只能是曹操而并非杨锋。

  杨锋当然不会那么做了。

  不过这并非是杨锋留下刘禅的全部原因。

  刘禅如今还年幼。

  外界之人对他未来的发展不甚清楚。

  可是杨锋清楚的很啊!

  刘禅……

  他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嘛!

  一点也没有继承刘备的优秀基因。

  在许多方面倒是和刘协的父亲刘宏差不多。

  专精于吃喝玩乐、亲近小人。

  这样的一滩烂泥。

  有什么威胁?

  用一滩烂泥换来益州各地的臣服。

  这笔买卖你说值不值?

  “噢……原来是这样,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还是陛下英明啊!”

  后知后觉的尉迟恭由衷的向杨锋递出了一根大拇指。

  顺带不着痕迹的拍出了一记响亮的马屁。

  搞的杨锋不由得发出一阵大笑。

  尉迟恭这家伙。

  你说他脑瓜一根筋吧?

  他的确是有点铁憨憨。

  可要说他真的憨。

  他还懂得拍马屁!

  弄的杨锋都有点不好判断他是真憨憨还是假憨憨了。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