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二章 头绪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惟功也曾想过给军户分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然后收子粒粮……但细细一想,这法子行不通。辽东这里,地其实有的是,但军户已经受足了苦,再也不相信这种模式的合作方式了,而且未来几十年内,小冰期时灾害很多,小规模的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了!

  他要的,就是集体农庄,不论是取水灌溉还是水利工程,施‘肥’,防虫,收获,全部是集体制,最大可能的去获得人力资源!

  尽可能的将集体农庄的长处和优点发挥到最大,减轻其弊端,这就是惟功在现阶段的打算。

  雇佣这些穷困军户,将其在城中的住处收回,固然是要营房和校场,但也是一下子就多出几万离开固定生活模式的劳动力,对一潭死水来说,这样一搅和,整盘棋就活了。

  “月钱是够多了……俺是有些心动……种地这活难不到俺。”

  “俺有些信不过……家丁拿命拼来的月钱,俺们种种地就能拿?”

  “四十两银子在手里了,要是信不过,俺们‘抽’身走就是。这总爷要是不讲理,俺们现在也拿不到一文小钱。”

  “这话说的是,在理。”

  大约的情形也就是这样了,说的也是差不多了,银子自然也是都发了下去。

  每户人家都领了四十两,按当时的购买力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巨款,‘精’米细粮一两银子两石,四十两银子就是八十石粮,最普通的细棉白布一匹是两钱银,四十两银够买两百匹布,够几百号人做一身新衣服……

  捧着沉甸甸的银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欢喜之‘色’,而辽阳镇和惟功的信誉,自然也是攀到了顶点。

  不得不说,惟功对人们的心理已经是抓了个十成,中国的百姓,已经很难相信什么承诺和画饼充饥,只有拿到手中的利益才是最实在的,这一笔“动迁费”到手,底下的许诺,才能这么打动人心。

  要是口惠而实不至,或是今天就打的直接叫人搬走的主张,今天这大槐树底下,自然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看看再说……”

  “俺也看看……”

  虽说不少人都动了心,每月有粮吃,有一两八钱的银子可拿,但这样的大事一时半会就叫人拿定主意,确实也是有些为难,当场表示去屯堡的是一个也没有,但是要求“看看再说”的,却是十个里有九个。

  “俺也看看再说。”李达也是这样说着,心里却是自有一番主张。

  “好了,今日之事就是如此,杜百户,过一阵子我们要在安定‘门’外选址兴建屯堡,你可以带本百户的人去参观,到时候会有人来通知你们……想打短工赚钱的,也可以来,工钱肯定比你想象的还要优厚的多。”

  手里拿着四十两银子,每个人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