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集 红旗远东军团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饶是“兵力小得多”,在这个时候,苏联的红旗远东军也有两个步兵军、一个机械化军,还有大量的集团军直属部队。具体构成大约为5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1个骑兵师、1个摩托车团、1个独立装甲列车营、3个独立步兵旅、2个反坦克炮团、2个榴弹炮团、2个独立炮团、2个航空师、1个建筑师(类似于工程兵)、1个重型舟桥工兵团。

  目前整个“红旗远东军团”总兵力约为1o——12万人,其中两个航空师有飞机约4oo架。而且,随着明军把精锐部队不断调进东北,苏军也在日夜往红旗远东军团增兵。明苏两军对峙的重心,渐渐由中亚转向了远东。

  因此,明军这次计划除了投入这25个装甲师的精锐部队外,还准备投入25个6军摩步师,用以掩护装甲师侧翼,提防苏军突然进攻。一共5o个师,面对远东的1o个日军步兵师,以及兵力相当于1o个师的苏联远东军。这样无论苏军是否直接援助日军,只要指挥不出明显问题,明军都会稳操胜券。力求挟绝对优势,以最快的度、最好的交换比,取得完全的胜利。

  大明外交部给在南京的苏联密使打了招呼,说虽然贵我两国正在中亚交战,但是在远东,我国的主要敌人是日军。希望贵军在我军和日军交战的时候“保持克制”,不然……我们就消灭你们。

  “不然我们就消灭你们”,这话说的既硬又横,但是却很有本钱。

  明军统帅部打的算盘是,如果苏军不援助日军,坐视明军消灭日军,那最好。我先灭了日军,然后对你苏联是战是和,我都有主动了。如果苏军援助日军,那么以明军关外的兵力,也绝对不会吃亏。反而还会给明军撕毁谈判、攻入苏联领土提供了绝好的理由。

  苏军当然可以增兵,但是双方增兵的度不是一个级数的。隔壁的“后贝加尔湖边防军区”本来就没多少兵力,“中亚边防军区”正陷入泥潭,抽不出兵力。尽管双方在正面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大致相当,但是苏军为了维持南北二疆的统治,压制穆-斯-**装遍地烽火的反抗,还要多拿出好几成的兵力用于后方“维-稳”。标准的陷入泥潭。

  唯一能大量抽调兵力的,就是欧洲部分的各个军区。但是,那就意味着要跨过整个欧亚大6,铁路全程将近一万公里,跑一趟最快最快也要半个月(1941年度)。而明军就在家门口,军列最多一天半就能把部队从华北送到黑龙江。双方调兵度相差十倍。

  再说,就算是比拼总兵力,明军现在也不怵。除了3oo万的老明军,还有已经改编完毕的1oo万新明军(原汉军),此外至少还有3oo万可堪一用的相对精锐的原清军,其中包括9o万最精锐的原满蒙八旗师。这些八旗师虽然精锐,但明军一直担心民族问题,怕不安全,所以一直没重新武装他们。但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八旗师重新武装起来,投入战场。

  原来的“千师6军”在**的北清手里,作战能力大打折扣,有战斗力的部队连三分之一都不到。但是现在在大明手里,原来混日子的都看到了希望,都好像换了个人一样。至少都被当人看了。都知道跟着明军干,不但军饷足额、吃穿优越、赏罚分明,而且最重要的是:就算没有关系后台,只要勇敢作战也能升官了。所有人都有奔头了,都觉得值得在战场上卖命了。尽管还保留着很多劣习,尽管素质训练不如老牌明军,但是愿意好好打仗,这条起码没问题了。

  仅仅因为这些,仅仅因为换了个老板,换了一套体制——七百多个师、上千万人的原清军,现在绝大多数都能被称为“战斗力部队”了。

  这一切,让明军统帅部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

  向小强参与统帅部的决策,亲自选定了进攻日期:8月15日,这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日子。他希望这个日期,能为明军彻底歼灭日军带来好兆头。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