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集 广武出山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躁不安。国内的很多事情也更让他寝食难安。在政界,列宁时代的好多元老——包括和自己资历相当的元老,还有不少没有除掉。在军界,情况更是让斯大林不安。因为对明战争,原本打算在军队中展开的清洗,也一直没敢启动。而且前一阶段胜多败少,军队中的将领们,尤其是很多不是自己嫡系的将领们——例如图哈切夫斯基之流,也乘着胜利在军中建立了普遍的威望,被广大官兵们拥戴。而最近败多胜少,情况更糟。斯大林的政工系统不断秘密反映,军队中开始弥漫着一种情绪,将领们都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政治压制军事”、“政治挂帅”之类的原因,甚至有人直接说就是因为“政委瞎指挥”。

  斯大林反而有些羡慕明军。明军不论是前期败多胜少,还是后期胜多败少,明军的将领也好、南京高层也好,从来不用担心什么“军队不稳”。自己大权在握,对全苏联所有人都拥有生杀予夺大全,但是反而高处不胜寒。不但整天提心吊胆,提防“其他势力”反对自己,而且所有事情都必须自己亲自过问。下面根本不敢自己拿主意。就连现在的这种对明谈判,也根本没有一个人像自己提建议,一切都要自己判断。

  斯大林甚至有种感觉,说夸张点就是:全苏联只有自己一个脑子。

  他翻阅着从“伊犁王国”送来的报告,渐渐陷入了沉思。

  原来想扶植一个当地王公来做国王,但是北疆那一块的泛突厥主义、***主义、以及***反抗情绪日益盛行。斯大林本来打算扶植一个当地王公当国王,就是为了考虑缓和当地的***反抗情绪。但是现在突然现了一股比***反抗更危险的苗头。——那就是泛突厥主义。

  一旦扶植一个当地王公作为伊犁王国的国王,岂不是更加鼓励了这种“泛突厥”的民族情绪?那么苏联在中亚的一系列结盟国,它们可都是在这个“泛突厥”圈子里的。一旦产生了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斯大林沉思良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时候应该有所取舍了。握在手里那么长时间的一张牌,该打出来了。

  扶植流亡皇帝广武,让他来当伊犁王国的国王。用一个外族人来压制那些当地人。

  ……

  果然不出向小强所料,他的一番新见解遭到了零号办公室内不少人的质疑。其中甚至就有潜艇部队的人。

  他们反对的焦点,主要就是“狼群战术”这个新概念。而他们坚持“潜艇难以集群作战”的理由,就是这种战术在作战过程中必然会打破无线电静默,从而使潜艇暴露位置,丧失潜艇的隐蔽优势。很显然,向小强的主张就是:一旦一艘潜艇率先现了敌船队,就要用电波呼叫附近的其他潜艇赶来。不打破无线电静默,潜艇就无法协同作战。

  向小强早有思想准备。他料想到了反对者必然会拿“打破无线电静默”来说事。他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也就是邓尼兹的思想——不管用不用无线电通讯,无线电通讯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无线电通讯是为战术服务的,不是战术为无线电服务的。如果运用无线电能使我军迅集中大量潜艇,从而取得更大的对敌作战胜利,那么“会打破无线电静默”这一缺点,就得暂时容忍。

  不过在事实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向小强打算参照以前的经验,用事实说话。他吩咐下属着手准备一次狼群战术的实验。而且,这不是演习。就是在西太平洋上的实战。要大胆地运用无线电通讯,集中“狼群”。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