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集 未料到的问题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途运输不怕坏。运输成本虽然很高,但好在出动的兵力少,就一个师,完全可以保证。

  目送着整整一火车热带水果从这北方大草原上开过,士兵们的士气越的高涨。大家都知道,国家真正是把自己当一回事的。这样的国家,值得为她去流血牺牲。

  ……

  军列就这样在河套平原上前进着,然后又在巴彦卓尔折向南,始终沿着黄河行进。两天后,4月2o日早晨,军列驶进了兰州站。

  兰州,就是下火车的地方了。征西部队长达一千五百多公里的铁路行程,这里就是终点了,接下来到阿勒泰的两千来公里,就全是公路了。虽然铁路最靠西的一站是西宁,还有二百多公里,但那就上了青藏高原了。而现在要西去北疆,最方便的就是在兰州下车。

  部队在兰州重新集结、整队,等待各列军列6续赶到,把兵员、装备、补给卸下来,重新组成一个完整的装甲师。这就花了一整天。

  向小强和十四格格虽然也忙得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游览兰州,但向小强总算抓住机会,中午品尝了一顿正宗的“兰州拉面”。

  但当晚上、他让人带他去吃传说中的“兰州烧饼”的时候,当地官员却一脸茫然,说向大人,我们这里倒是有烧饼,可和你们内地的没啥区别啊,不是什么特产啊。可向小强哪能干休,好容易到了兰州,怎么能不吃兰州烧饼。

  他还是让人家带着他和十四格格去吃了一顿羊肉泡馍。只不过泡的不是“壮馍”,而是烧饼。——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没错过如雷贯耳的“兰州烧饼”。

  4月21日早晨,浩浩荡荡的行军队列开拔了,踏上了漫长的“丝绸之路”。

  接下来的日子就没那么舒服了。

  公路上尘土遮天蔽日,到处都黄呼呼的。一望无尽的坦克、装甲车、卡车、火炮、长官车、摩托车,前后几十公里,在黄沙尘土中慢慢蠕动。尘土漂浮着如同幔帐,几乎把地和天连成一体,行军队列就像蚂蚁一样,显得渺小极了。

  军卡里的士兵都把帆布蒙放下来,遮挡灰尘。但暴露在外的士兵——那些坐在开敞式装甲车里的、骑着挎斗摩托的,都戴上了此次征西的标配:风镜、防尘口罩。

  十四格格呆在舒服的指挥车里。而向小强自己戴着风镜和防尘口罩,系着披风,叉着腰站在敞篷长官车里,威风凛凛地从行军队列旁开过,一路上接受着士兵们的欢呼。他也不停地挥手致意,展现着自己在和将士们同甘共苦,要吃土大家一起吃。

  每一个士兵都戴着风镜和口罩,不禁让向小强有种感觉,自己好像在指挥着二战中的德国北非军团,在遮天黄沙中和敌军鏖战。

  ……

  除了要忍受尘土、风沙、颠簸,更难以忍受的,是车辆和坦克越来越频繁的故障。

  西北的春天,干燥无比。而且甘肃这一路的草原和植被,远比不上河套平原那么茂盛。车辆零件和油缸里,总是积攒了很多的沙粒和灰尘。而且,由长途行驶磨损产生的机械故障也频繁出现。修理连完全忙不过来了。

  刚过了永昌、还没到张掖,公路两边抛锚的坦克就骤然多了起来。汽车还好一些,半履带装甲车稍次之,全履带的坦克和装甲车故障率最高。

  明军的“闪电”系列坦克,原本是设计来适应江南的潮湿、泥泞环境的。现在这种干燥、多沙尘的环境,简直就是水土不服。而且,即使在统一战争中,装甲部队的长距离调兵也都是用火车运输。左路集团军群在山西虽然没有火车,但那好歹是打打停停,从没有一次性奔袭这么长的距离过。

  现在,是什么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妈了个x,”向小强坐在长官车里,看着路边一辆接一辆地抛锚坦克,狠狠地骂道,“这样到了北疆,还指不定谁灭谁呢!”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