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集 登陆山东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命中对方。明军也知道,清军守将现在大概在犹豫,只是在没做决定之前不敢停止炮击。只有这样,才能向朝廷显示自己“抵抗到底”的决心。

  半小时的限期到了。明军舰队说话算数,开始齐射了。明军的大小舰炮一起吼叫,海面上顿时硝烟滚滚,黑烟裹着火球从炮管中喷出,然后飘散开来。远处胶州湾入口处的山上,顿时陷入了山崩地裂的状态中,大块大块的山石断裂下来,夹着泥土和树木滚入海中,如同火山爆一般。

  虽然明军舰队也知道,这样不见得就能把清军炮台轰掉,但仍然往山上倾泻着炮弹。如果守炮台的是日军,这样肯定不管用。可现在守炮台的都是清军,这没准就很管用了。因为经验说明,清军的软件(精神、战斗意志)总是先于硬件(武器、工事)崩溃的。

  果不其然,一个小时的炮火准备之后,舰队司令刚刚下令全部停火,山上硝烟刚刚散去一些,就看到山体上巨大的水泥工事射击窗里,一个亮点一下一下地闪着。

  舰队司令端着望远镜,默读着远处的闪光信号,露出了笑容。

  清军愿意投降了。

  ……

  明军一艘巡洋舰开进胶州湾,后面跟着一条运兵船。巡洋舰的炮口指着军港,护送着运兵船驶进港内。

  青岛军港内,两艘清军重巡洋舰完好无损地泊在那里。一块儿停在港内的,还有六艘驱逐舰、十艘鱼雷艇、其他十来艘辅助舰只。码头上,清军的水兵、步兵、工人,已经挤得人山人海,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看港外的那艘巡洋舰,看传说中的大明海军。

  明军的运兵船靠近码头,还没等放下小艇,岸上清军的领航员已经挤到船台上,一边喊一边打着手势,让他们直接靠码头,扔下缆绳。

  情况比想像中的顺利。明军运兵船索性直接靠在码头上,扔下缆绳。下面清军水兵接住缆绳,绑在系缆柱上。明军一个团的海军6战队直接下船,涌上了码头。两边清军水兵纷纷让到两边,都兴奋又敬畏地望着中间军容严整的明军海军6战队。

  十几分钟后,明军完全控制了整个青岛港。接着,其他所有的运兵船、运输船、辅助舰只,都鱼贯开进胶州湾。明军6军一个团一个团的上岸,整队之后就向青岛市区开进,去控制清军6军的青岛司令部。

  明军开始在山东半岛上大规模登6了。

  ……

  就在青岛港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就在胶州湾外,有一艘明军货船没有进湾,只是静静地抛下锚,泊在海面上。待到明军确定已经完全控制了青岛港后,这艘船才放下一只小艇,去和另一艘驱逐舰汇合。十分钟后,小艇上的人登上了驱逐舰。

  然后,这艘驱逐舰掉转方向,喷着黑烟,向东北方向快驶去。目的地是位于辽东外海的长山列岛。

  船上的人将在那里登上辽东半岛,以大明军事观察员、或者说“视察员”的身份,巡视辽东半岛上的真实情况,了解那里所生的一切。

  当然,这只是明方的单方面行为。出的时候,还并没有得到日方一个字的允诺。这个行为充分表明,大明在这个问题上对日本是很有底气的。至少是向小强对日本是很有底气的,摆出了一副“让我看我要看,不让我看我也要看”的架势。

  明军成功登6青岛的消息,立刻就传到了徐州清军中原兵团司令部。这时候徐州郊外的机场还在清军控制中,中原兵团司令本来还在“飞回北京”和“投降明军”之中两难抉择。一听到这个消息,他终于痛下决心,和司令部的同僚达成一致——赶紧投降。

  29日晚上,清军中原兵团司令部宣布,整个兵团停止抵抗,向明军投降。

  这样,明军终于在1937年的一月份之内,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南。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