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集 主攻方向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击苏联,至少这个巨大的可能性已经打开了大门。就算将来大明不愿招惹苏联,那么苏联也要在远东面对一个统一了的大国、强国,要把注意力转往远东。而德国在欧洲的行动,将自由得多。

  德国和大明相隔地球的两端,即使在相当遥远的未来,也基本不存在地缘争霸的可能。因此希特勒是希望大明越强大越好的,最好能一不可收,成为一个好战成性的国家,成为未来德国的坚定“战友”。这是“双赢”,明显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和这些相比,西班牙的那些破事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希特勒在演讲中,大加称赞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刻意强化这场战争的民族性质,说这是一场“一个优等民族向一个劣等民族的三百年压迫进行的总清算”。

  希特勒明显兴奋无比,卖力地替大明的胜利叫好。

  在国会大厅里,巨大的“卍”字鲜红条幅下,他跺着脚挥着手,一分钟十几次猛烈手势,咆哮着,脸上的肌肉激动得几乎在抖动,几乎是每叫喊一句话,整个大厅那些穿统一制服的“国会议员”们就统一跺着脚、高抬手臂,齐声狂喊“胜利万岁”,声浪几乎掀翻屋顶。

  而希特勒则伸出戴着“卍”字臂章的右臂,得意地向左右致意,脸上却一贯地面孔冷峻。

  演说向德国百姓传达了一个信息:既然被鞑靼劣等民族压迫了三百年之久的汉民族,都能奋图强、奋起反击,那么比东方汉民族优秀得多的日耳曼民族,又怎么不能很快打碎《凡尔赛条约》的奴役呢?

  当然,在演说的最后一段,希特勒一如既往地表明自己热爱和平,如何如何地热爱和平……德国是欧战中对战争痛苦感受最深的国家,所以自然也是最痛恨战争、最珍惜和平的……

  ……

  但是苏联的反应,却是十分复杂的。在各国报纸纷纷在第一时间就大篇幅报道的时候,苏联报纸却是一片沉寂,仿佛没这回事一样。只是拖到战争的第二天,《消息报》才在副版刊登出一篇文章,还不是那种旗帜鲜明的政治化语言,还仅仅是倾向性报道。

  斯大林在观望。斯大林比希特勒理性、持重得多。他摸不准这次进攻将会打到什么程度。虽然南明在给各国的照会上,清楚地写明了战争目的就是收复所有国土,但是那毕竟是政治上的、宣言性质的东西,不能当作南明真正的战争计划。

  斯大林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和希特勒正相反。毫无疑问,对苏联来说,南明统一中国绝对是坏事,绝对是不可接受的。真要到了那一步,苏联就算放弃插手西班牙,也要全力支持北清,保持中国的分裂状态。

  但是现在,局势还不明朗,斯大林还需要观察。斯大林不希望看到的,只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在无法统一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