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3集 角度就是装甲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履带车前装甲板蹦出几点火星。

  向小强心脏紧张的砰砰的,转动着炮镜焦距,在装甲车的正面翻来覆去地找枪眼。但是找来找去,只现车前头动机盖装甲板上,有一条比较深的划痕,比周围其他子弹造成的划痕都显得有力。

  他心中欣慰了。倾斜的装甲板起到了作用。毫米碳化钨穿甲弹——跳弹了。

  外面又传来高亢的“射击”口令。随即,枪声再次响起,炮镜中的装甲车前板再次迸出一道火星。向小强立刻用炮镜看去——

  哈哈,又跳弹鸟。

  再次射击。这第三枪打在了装甲车车顶的机枪护盾上。这次没多少火花,而且向小强马上现,护盾上多了一个枪眼。

  这次打穿了。要是战斗中,后面的那个机枪手就已经死了。

  “嗯,打穿了,”旁边张绍衡开口了,眼睛还是贴着炮镜,声音尽量沉稳地说道,“机枪护盾打穿了。”

  一个泰平记的专家马上接过去,神情自若地说道:

  “喔,很正常。护盾只有8个毫米厚,而且斜角很小。嗯,很正常。”

  向小强没有接茬,仍然贴着炮镜观测着。这对这些人来说,当然是常识。2oo米的距离、近乎垂直的角度,毫米钨芯弹反坦克枪要再打不穿8毫米钢板,那……那向小强就要跟泰平记大量定制这种钢板,加装在明军所有坦克和长江防线上的钢堡上了。

  王鹤翔开口了,轻描淡写地说道:

  “护盾可以往两侧加大斜角。不要现在这样一块平板。这样近距离可能还挡不住反坦克枪,但远距离会好一些。”

  张绍衡转过脸来,呵呵笑道:

  “王大人说到点子上了。”

  ……

  接下来又打了7碳化钨子弹。其中5打在车体装甲上,全部跳弹,没有一打进去的。但是另外两打在了机枪护盾上,全部打穿。

  然后两名士兵又扛着一只更粗大的反坦克枪上来了。这是大明自产的毫米反坦克枪。向小强知道,大口径反坦克枪,这也是未来几年反坦克枪的主流。

  又打了1o,7跳弹,3打穿装甲板。

  这个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在南京保卫战中,就有大明的疾风-33装甲运兵车前装甲无法抵御清军毫米反坦克枪的问题。看得出来,这次疾风-36针对这个问题作了改进。加厚了3毫米装甲,加大了装甲板倾斜角度。于是,防弹效果大大增强。

  而且向小强看得出来,加大倾斜角度的作用远大于那3毫米加厚的作用。现在的疾风-36前装甲是18毫米厚。18毫米装甲,作为装甲车来说已经是不薄了,但对于大口径反坦克枪来说,击穿这个厚度还是容易的。但是现在加大了斜角,于是,本来可以轻松打进的钨芯弹就被反复弹开。

  向小强想出了一句还算满意的话,微笑着自言自语道:

  “角度就是装甲。”

  “角度就是装甲,”张绍衡马上接了过去,也微笑着点点头,“精辟。非常精辟。向大人,敢问这句名言的出处在哪里?我很喜欢。”

  向小强心中一阵惬意,淡淡地笑道:

  “呵呵,见笑了。这哪里是什么名言,纯粹是本将一时兴起,随口总结出的。”

  “哦!”张绍衡眼中露出了些许钦佩的神色,抚掌笑道,“好,向大人不愧是名将,随口便能总结出这么精辟的话。不错,的确就是这么回事。角度就是装甲,这是被我们刚刚证实了的。”

  他说着,转头跟身旁的一个泰平记专家说道:

  “你不是正在写一本装甲设计的专著么?我建议你把‘角度就是装甲’这句话写进去。你信不信,这句话将成为军事技术史上的名言。”

  那个专家也是点头称是。

  向小强心里舒服的不得了,但表面上仍是很不在意地,淡淡地谦了两句。他知道张老爷子这是在不动声色地拍自己马屁。但人家毕竟是大老板、有水平,这马屁拍的让人爽不说,还不那么露骨,这里起码有一半人听不出是马屁。这就很成功了。

  比如秋湫,她就没听出这是马屁,现在正在很崇拜地望着自己,脸上写满了幸福和自豪。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