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集 我来保卫雨花台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滑腻腻的青石板,扶着石栏杆往下看。夜色中雾气飘渺,看不出几米远,极目所见也都是近处苍黑的松柏。

  但是他知道,就在雾气下方,在山坡上,就有自己的士兵守在散兵坑里,守着重机枪和迫击炮,瞄准着山下。

  寺里的僧人也因为这帮大兵的到来,很多都早起来了,也没心思做早课,都在看这群出出进进的军人。年轻的僧人打量着他们的装备,都很好奇,年长的高僧则闭目念佛,脸上露出痛心的表情,分明是不忍看到清净的佛门成为操纵杀戮的指挥部。

  因为最近打仗,南京临近战场,寺里很多外来的挂单僧人都走了,空出很多房间。方丈把最好的几间禅房让给向小强做办公室。现在人民卫队的军官们出出进进,抱着地图、沙盘、无线电机,一根根粗黑的电话横在地上,从一间禅房通到另一间禅房,好像盘结的黑蛇一样,一不留神就会绊倒。

  还有几根电话线横过庭院,往山下通去。往南边的,通往外秦淮河边的阵地,往北边的,通到南京城内,和城内的电话系统相连,一直通到紫金山要塞里。最高统帅部和女皇都能及时得知这里的战况,向小强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江边战场、乃至整个长江防线的战局。

  高座寺的方丈法云禅师正陪在向小强的身后,像个导游一样向他介绍雨花台。

  老方丈六十多岁了,慈眉善目,身宽体胖,雪白的长眉毛加上大红袈裟,彰显着自己高僧的身份。雨花台紧邻城门,历来是南京达官贵人、上流社会人士烧香游玩的名胜。高座寺里的方丈也练出来了,每当有贵客造访,知客僧规格不够的时候,老方丈就会亲自出马当导游。向小强觉得他比后世雨花台的红色导游还老练。

  法云大师摸着念珠,缓缓道来:

  “从西元前1147年泰伯到这一带传礼授农算起,雨花台已有3ooo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筑‘越城’起,雨花台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揽胜之佳地。三国时,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

  “自南朝梁天监六年,本寺的云光法师便常在石子岗上设坛说法,说得生动绝妙,感动了佛祖,天上竟落花如雨,雨花台由此得名。到了本朝,‘雨花说法’业已成为金陵十八景之一。本寺内有清泉二眼,名永宁泉,其水质清洌,饮之甘甜。南宋诗人6游品其泉水后,称之为‘江南第二泉’,今二泉之水虽枯,但古之盛名犹存。”

  向小强笑道:

  “大师,雨花台现在还有很多雨花石吧?”

  法云大师笑道:

  “呵呵,有,有,但因历代游客游玩,皆慕名捡拾寻找,现在山上虽还有一些雨花石,但都已是下品,精品甚为难得。这个,说到雨花石,本寺倒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