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忠奸莫辨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烦请主簿出面,与蓟将商定投诚事宜。”

  “喏!”主簿然肃容下拜。

  翌日清晨。太史慈已领飞翼卫,强渡卒本川,抵达纥升骨城山脚。

  遥见山巅城头,偃旗息鼓,城门紧闭。虚实莫辨。

  元帝时,扶余国庶出王子朱蒙,不堪忍受王族之争,弃国南逃。在卒本川,沸流谷,立卒本扶余。筑王都“纥升骨城”于山顶。

  山城共设城门三座,分开于东墙、南墙及山顶西墙。城墙凭险而建,机关重重。西墙,利用悬崖峭壁及凸起山脊,为天然屏障,凌空奇险。另三面砌有坚固石墙,墙基直垒于平坦山岩之上。城垣下设兵营,一半藏于地下(地窨)。内挖火炕,排设烟道,上铺石板,板上抹泥,形成炕面,冬暖夏凉。

  纥升骨山城,除去因地制宜,构筑天然屏障。所有人工墙体,均采用石材筑成。城墙外壁,甚至不惜工本,用大条石起基,上堆楔形石块,逐层叠加垒筑。巧妙借助楔形石的结构特点,未掺入任何粘合剂。粗粝大石,历经二百年风吹日晒,依然坚固耸立。

  进出山城,唯有一条由粝石铺就的盘山小道。

  一言蔽之,此城易守难攻。若一味强攻,必损兵折将。蓟国铠甲,可御刀枪剑戟,飞弩流失。却无法承受滚木礌石重击。此山多石,既能用来砌墙,自也能用作礌石。

  奇袭不成,太史慈遂在山下扎营。祭出蓟国大旗。等待大军抵达。

  不到日中,便有城内高官下山。言,奉命降汉。

  太史慈大喜,大帐相见:“你是何人。”

  “下臣主簿然,拜见上将军。”主簿然肃容行礼。

  “我乃军候,不敢称将军。”太史慈言道:“主簿受何人所命。”

  “乃鄙国大殿下。”主簿然答道:“手书在此,军候一看便知。”

  拔奇献图降汉之事,蓟王刘备已命人告知。太史慈取信细观,前后吻合,无有疑问。

  “殿下欲开城降汉,城内父老,军候当善待。”主簿然言道。

  “这是自然。主簿当有耳闻,我主从不滥杀。”太史慈答道。

  “城内主战之人,皆被殿下乱斧斩杀。剩下诸臣,皆心向大汉。军候亦当保全家小。”主簿然又道。

  “可也。”太史慈轻轻颔首:“我主公私分明,只诛首恶,又岂会延及家小。”

  主簿然,长出一口浊气:“如此,军候且随我入城吧。”

  “前方带路。”太史慈豪气自生。

  “敢问军候,是何人也?”主簿然不由心折。

  “东莱太史慈。”

  “可是蓟王义弟!”主簿然双眼一亮。

  “正是。”太史慈轻轻颔首。

  “如此,下臣涣然冰释。”主簿然,再拜而出。

  “军候,小心有诈。”便有胡人心腹进言。

  “无妨。”太史慈言道:“我观此人并非奸佞之辈。且前后并无破绽。此城虎踞山巅,磐石筑就,易守难攻。若等高句丽大军返回,闭城死守,再行强攻,我军必死伤惨重。机不可失,万勿多疑。”

  “军候乃主公义弟,身份高贵。万一涉险,我等死不足惜。且夷人奸诈,不可不防。”话说。论狡诈,你这个胡人心腹亦不逞多让啊。

  太史慈笑道:“个中厉害,岂能不知。此去,择百人随我同行。剩下人等,谨守营地,以待后援。”

  “喏!”心腹这便领命。

  太史慈披甲上马,飞廉斩薙,携麾下百骑,与主簿然一并,奔山城而去。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