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死而不僵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手。擒贼擒王,斩首行动。借机行刺陛下。

  如此,倒也说得通。奈何,刘备隐隐觉得,事情并不简单:这场弄巧成拙的刺杀阴谋之下,或还玄机另藏。

  无论如何,刘备亦需将阴谋彻底揭破。大白于天下。

  “世祖省并官寺,狱存二所,而时无废事,因由天下初平,亦政治清明之效。”

  今汉初年,光武帝曾大量裁剪机构,京师监狱亦多被裁撤。前汉时长安狱多达二十余座,今汉初,京都洛阳,仅保留廷尉狱与洛阳狱。

  后又在南北二宫,另设黄门北寺狱与暴室狱等。

  洛阳狱,在洛阳县庭之中。亦是诏狱。

  汉制,郡守官署曰“府”。县令、长官署曰“廷”。且“署”、“寺”并用。故亦可称“寺”,如县寺、官寺等,不一而足。

  送走袁绍,刘备驱车赶往洛阳县治。

  东郭,绥民里。

  新任洛阳令司马芳,亲出相应。

  “下官拜见王上。”司马芳下阶行礼。

  “孤不请自来。若有打扰,还望明庭多多包涵。”刘备礼贤下士。

  “下官不敢。”司马芳再拜:“王上请。”

  “请。”

  宾主落座。刘备道明来意,司马芳当即应允:“下官敢不从命。”

  亲领刘备下诏狱,提审重犯。

  胡庖深目浓须,其貌不扬。双腿齐膝而断,应是旧伤。

  下毒后,未及逃脱。虽潜伏城中,却也被顺藤摸瓜,人赃并获。

  只看一眼。刘备便知,其已心怀死志。多说无益。

  然刘备仍不准备放弃:“何时来京?”

  “先帝延熹年间。已有二十余载。”胡庖对曰。

  见他汉话精纯,不疾不徐。刘备心中微叹:“何故从贼?”

  “从主不从贼。”胡庖再答。

  “你主可是龟兹辅国侯。”

  “正是。”

  “辅国侯因我而亡。为何要杀陛下。”刘备问出心声。

  胡庖一语中的:“我主亡于国事。”正如刘备杀辅国侯,亦出于公义,而非私仇。换言之,胡庖毒杀陛下,亦出于黄巾大业。若只报私仇,何须行此苦肉计,明刀暗箭,刺杀蓟王便是。百余洛阳欲孽,又何须齐饮鸩而亡。只为掩护胡庖行刺。

  所谓“君道与国共存亡,臣节尽忠死国事”。

  “好一个‘亡于国事’。”刘备一声叹息:“孤虽杀辅国侯,却至今念念不忘。”

  一直面无表情的胡庖,不料竟闻声动容。这便起身下拜:“言尽于此。”

  见刘备亦无语可问。陪同再侧的洛阳令,这便扬声道:“来人,押下去。”

  “在。”便有狱卒上前,将胡庖拖走。

  “无需施以重刑,且听陛下发落。”刘备叮嘱道:“各为其主,别无私仇。仅此而已。”

  “下官领命。”司马芳肃容下拜。蓟王乃当世英杰,一心为公,光明磊落。若是旁人,恨不能与刺客厘清界限。又岂会替他说话。

  出诏狱,刘备径直回府。便是从恩师府前路过,亦未做停留。只因兹事体大。怕延祸恩师。

  永乐宫。

  听河南尹何苗,道破案情。

  董太后微微出神。竟不是陛下所为。

  王美人果识大体。知后宫不能相容,香消玉殒,且不遗祸旁人。以一己之身,全天家体面。上上下下,面面俱到。如此人物,着实可惜。他日若能为太后,或远强于何后。

  一时思绪万千。

  待何苗告退,董太后方自帘后言道:“来人。”

  “在。”

  “移驾西邸。”

  “喏。”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