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困龙之地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令士气崩盘。

  好容易撑到天明。大营战鼓隆隆,卢车骑升帐点兵。

  麾下文武齐聚。

  审配、逢纪、张逊等为参军。宗员、高览、朱灵等为将校。

  一身戎装的卢车骑环视众人,朗声道:“大营一隅,累次地陷。必是黄巾贼人装神弄鬼。今日我欲前往沙丘平台一探究竟。何人愿同往?”

  “卑下愿往。”审配起身。

  “卑下愿往!”高览出列。

  “好。正南,元伯与我同往。余下人等谨守营盘,不得有失。”

  “喏!”

  沙丘平台,便是沙丘宫平台。离宫被焚毁,只剩高台。后,赵高等人将始皇帝尸体置于其上,又称为“晾尸台”。距离扎营地,数十里之遥。

  斥候一日数报。言,贼人皆龟缩在广宗各城,沙丘平台附近,并无贼兵踪迹。卢植方可轻骑前往一探。

  或有人问,大营地陷,与沙丘平台何干。

  正因一个“困”字。

  广宗之所以被称为“困龙之地”,便是起于沙丘宫传说。赵武灵王和始皇帝,皆困死其上。历代帝王敬而远之。往来民众亦多绕行。

  那日大营地陷,沙丘平台夜放豪光。乃至车骑大营困守此地,军心不稳,寸步难行。

  正应了这个“困”字。

  于是,卢车骑便领军往沙丘平台一行。

  所谓台,乃指“观四方而高者”。时下,多为建在高台之上的建筑。如窦太后居住的南宫云台,刘备建四方馆的黄金台。沙丘平台,为古时建沙丘离宫之高台。离宫被焚毁,荡然无存,如今只剩平台。

  平台高数丈,远远得见。四周围以条石,居中辟有阶梯。沿路两侧,还间隔着立有人马石雕。虽饱经风霜,面目依旧清晰可辨。

  遗迹之所以能保存的如此完好,与“困龙”传说息息相关。人皆避恐不及,如何敢来破坏。

  不然这些上好的条石、石雕,早被搬运一空。堆砌自家宅院。

  马蹄声忽变清脆。不知不觉间,队伍已踏上通往平台的青石板路。耸立道旁的石雕,仿佛沉睡百年的卫士,无声的恭迎这群无畏的访客。

  “下马!”在通往平台的阶梯前,卢植一声令下。

  骑士纷纷下马,将马匹拴在排列整齐的石柱上。留下足够看守,高览领精骑护佑主帅卢植,踏上了通往高台的青石阶梯。

  石阶本是宫殿的台阶。或是赵武灵王时修造。数百年时光荏苒,风吹雨淋。雕刻纹饰已模糊不清。原先被打磨光滑的石板,今已是凹痕斑斑,满是龟裂。

  众人刀盾并举,围成圆阵。阵中弓弩手警惕的巡视四周。护佑主帅一步步走上高台。

  本该空无一物的平台正中,却摆放着一具棺椁。

  “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桤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郑玄注日:“尚深邃也。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天子棺椁四重,贴身内棺称“革”,二重称“椑”(bēi)或“杝”(yí),其外蒙兕及水牛皮;第三重叫“属”;第四重才称“大棺”。

  帝后的外椁,为两层,因多用梓木制成,故通常称棺椁为“梓宫”。

  王侯、公卿、士大夫依次递减。

  尺寸亦有差。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大棺厚六寸。庶民百姓只准厚四寸,不配椁,后世一直沿用至今。

  而此棺,外重虽被尽数剔除。但从漆纹、材质、器型及尺寸上,皆可看出,乃是一座两汉帝王棺。

  待辨清棺上纹饰,卢植不禁勃然大怒:“无耻鼠辈!”

  黄巾贼竟掘了陛下的祖坟。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