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除旧迎新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单膝跪地,口呼:拜见上上。

  刘备笑着虚扶:免礼。

  除去马驹儿,剩下二人皆是西林胡族少年。以刘为姓。乃是最早入住西林邑的杂胡马贼家眷,如今也渐已长大。幽州汉话精纯无比,学业亦未曾荒废。

  所骑良马,亦是自家繁殖。尤其令刘备欣慰。

  西林少年,皆是蓟国精骑的明日良才。

  “可还住的惯?”刘备忽然开口。

  马驹儿受宠若惊:“回禀王上,一切皆好。”

  “母亲何在?”

  “在看台售卖小食。”马驹儿如实作答。

  “自食其力,甚好。”刘备笑道:“孤少时,亦和母亲相依为命。你父远在西凉,可曾知晓?”

  “恩师已告知。”马超面上无喜无悲。

  “作何打算?”马超的执念,刘备又岂能不知。

  与演义上其父马腾先受“衣带诏”,因事败露与众子一同罹难,马超得知父兄被曹操杀戮后,尽起西凉精兵伐曹,完全不同。

  事实上,马腾之死的罪魁祸首,乃是马超。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遣钟繇、夏侯渊率军出河东,欲经凉州攻汉中张鲁。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诸侯疑曹操乃行假道灭虢之计,实欲吞并凉州。于是联合关中张横、梁兴、安定杨秋、河东侯选、程银、李堪、马玩、成宜等十部,共计十万兵马,起兵反曹。

  据《魏略》记载,马超曾谓(韩)约:“……关东人不可复信也。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可见。在反叛前,马超已预料到结果,并做出了最后的选择。

  于是。建安十七年,五月。曹操将迁居邺城的超父马腾,二弟马休,马铁等悉数斩杀,夷三族。

  马超自建安十六年三月起兵,到来年五月便祸及全家,被夷三族。

  如此行事,刘备曾难以理解。然得知马超身世后,却有些理解了。马超生母之所以早亡,与其父的嫌弃冷漠息息相关。加之马超乃是混血羌人。三辅之地,又“羌胡”杂生,风俗亦相融相近。胡人皆贵少而贱老。怒则杀父兄,却不害母亲。马超或也深受影响。

  当然,最大的原因是野心。为了西凉,不惜赔上一家性命。

  如今母亲建在,恨无缘由。母子相依为命,生活无忧。再加上一众好友整日相伴,学坛恩师谆谆善诱。心中的戾气,应早已化为满腔锐意了吧。至于傲气,乃是天生。正如二弟关羽一般无二。无需去改。

  暗忖片刻,马超昂首挺胸,掷地有声:“大丈夫在世,当举丈八之矛,立不世之功。以升王上之阶,以得天下之名。那时,我父自当慕名而来。我必与母亲,相迎十里。”

  “有志气。”刘备欣然点头,又谆谆善诱:“岁末将至,所谓‘辞旧迎新’。以今日夺冠扬名为契机,定要与过去做个了断。明日之马超,定要内外一新。”

  “马超明白。”

  历史上的锦马超,生性薄凉,只顾自己,罔顾他人。刘备本以为是天性使然。今日得见,许还有转机。

  刘备借辞旧迎新,喻马超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便是对他最大的期许。

  少时练剑,公孙氏言道:“剑式都对,但气势不对。义无反顾和孤注一掷,是不同的。”

  刘备问道:“有何不同?”

  公孙氏答:“不同之处,在于信或不信。”

  刘备又问:“信如何,不信又如何?”

  公孙氏又答:“信,你的剑刚猛无匹,可斩神魔。不信,你的剑色内厉荏,终无一用。”

  少时懵懂,如今越发体会到公孙氏言之精妙。

  此话,对锦马超亦适用。

  信或不信,或在于,爱与不爱。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