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子多福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回国就藩时,在舟船之上诞下三子,回国后,又诞下四子。二子皆是离京后所生,故而陛下未能知也。”曹节又答。

  陛下笑道:“蓟王何其多子也。”

  曹节赔笑:“蓟王祖上,前汉中山靖王有百二十子。依老奴看,蓟王亦是多子多福,大富大贵之相。子嗣许不弱先祖。”

  “蓟王只有六县,百余子如何够分?”陛下终于问出关键。朝中百官,顿时支起耳朵。

  “这……”曹节岂能不知陛下所想。这便斟酌言道:“县内有城,城外有邑。或一乡一亭之地。总归要惠及子孙。”

  见群臣各自思量,陛下又看向杨赐:“太尉。”

  “老臣在。”

  “蓟王上表分封四县,依公之见,该当如何?”

  “此乃陛下家事,外臣不敢多言。”杨赐躬身答道。

  “大将军以为如何?”陛下转向何进。

  “这……陛下圣明。何须臣等妄言。”何进亦避嫌。

  “臣有话说。”声音来自殿侧。

  “何人殿内喧哗!”何进怒叱。

  冷眼瞥向何进,便有光禄勋出列奏对:“乃曹议郎。”

  光禄勋,九卿。秦汉时,负责守卫宫殿门户之宿卫之臣,后逐渐演变为总领宫内事物。先秦名‘郎中令’,郎与‘廊’同。从分工上说,殿外门署属卫尉,殿内郎署属光禄勋。汉初沿用此名,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名光禄勋。议郎乃光禄勋属官,职为顾问应对,毋须轮流当值,充当守卫门户等工作。

  今日曹操殿内当值,见百官皆不敢直言,故而发声。

  “乃是为蓟王取国号之人。且上前答话。”陛下记得曹操。

  “议郎曹操,近前答话——”黄门令左丰高声唱喝。

  将手中黄金钺,交给身边同僚。曹操这便整冠出列,由百官末位趋步而上,自跪殿前。

  “臣,曹操,叩见陛下。”

  “曹议郎有何急言?”陛下笑问。

  “启奏陛下。乃因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曹操起身奏报。

  “且说来。”

  “遵命。”曹操再拜:“臣以为,蓟王之所以急切上表,分封诸子。乃心忧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耳。正如,此时这般。故不惜将六县早早分割,以证清白。”

  “曹议郎含沙射影,居心叵测。臣且代满朝诸公试问,谁人言之可畏,谁人又积毁销骨?何不明言!”话音未落,便有人出列驳斥。

  曹操奋然出声:“所谓急病施猛药,乱世用重典。关东贼反不断,恰逢国难当头。故蓟王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之势,驱虎狼之兵,战而胜之。操,更闻六国上表,蓟王开仓放粮,收留冀州百万流民,施以粥药,今又陆续助其返乡。一心为公,何必再议!”

  “曹议郎乃蓟王莫逆之交,自当替他说话。”

  “操一心为公,何来私心!”曹操怒急抗辩。

  陛下轻轻点头,这便看向刘备恩师:“卢尚书。”

  “臣在。”卢植稳稳出列。

  “蓟王一心为公乎?”此乃陛下唯一心结。无利不起早啊…蓟王出钱出力,所为何来?

  “臣倒是听闻,蓟王以户万钱之价,从三郡乌桓处,质买来‘北地杂胡’二万户。安置在安次县中,为其养马放牧。”

  “哦?”陛下两眼一亮,转问尚书令:“蓟王豪掷二亿钱赎买‘北地杂胡’为蓟国牧马。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曹节斟酌着答道:“蓟国号万马之邦。买奴牧马,倒也无可指摘。”

  今马价奇高。养马自当大赚。依陛下所想,所花钱财,必是战争所得。

  这便是利益点。

  “听闻蓟王好胡女?”陛下又问。

  曹节谄媚一笑:“蓟王宫中,胡女确是不少。九位如夫人,亦有其八。”

  陛下笑道:“传朕旨意:令,西域五十五国,各采贵女一人,以充蓟王后宫,凑足五十五之数。百二十子,以蓟王之雄姿,何其容易。哈哈哈……”

  曹节心领神会:“老奴,遵命。”

  陛下又道:“蓟王之请,暂且搁置。待嫡长子长成,再分封不迟。”

  “陛下,圣明!”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