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荒种田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那叫一个简单明了。

  问题就出在清溪上。

  “清溪有什么问题?”别说母亲,就连抽空凑过来的公孙氏也好奇的问道。

  “清溪没有问题。”结合记忆,刘小胖渐渐有了眉目:“公孙姐,明日陪我走一趟清溪。”

  “也好。”对于刘氏宗族口口相传的麒麟儿,公孙氏也十分的好奇呢。

  涿县水泽颇多。

  天下九泽之一的大陆泽,就在不远的钜鹿国。

  司马迁《史记》中载:大禹导河,北过洚水,至于大陆。河即黄河,大陆即大陆泽。《山海经》称大陆泽为泰陆水。《尔雅·释地》:晋有大陆,亦指此泽。

  翌日,清晨。

  刘备与公孙氏,沿乡间野径一路前行。好在靠近河滩,野草不茂。无需披荆斩棘,穿越一条田埂上的阡陌,就抵达了刘备曾放马过的斜坡。

  “姐姐来看。”顺着刘备手指,公孙氏果然发现了不同。

  上游水宽,而下游窄。

  上游水缓,而下游急。

  上游水满,而下游浅。

  小胖子一语中的:“堰塞湖。”

  因火山,地震,甚至一场暴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泥石流,堵塞河床后,流水聚集且向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成了堰塞湖。

  清溪上游之所以水满,正是因堰塞后,储水聚集,淹没河谷所至。

  “溪谷?”公孙氏已经想到了。

  “溪谷地。”刘备顺着蜿蜒的清溪小手一挥。

  公孙氏越看越欣喜。正如刘备所言,若是清溪上游,河湾处的浅水退去,便能向河道中央延伸出一片缓缓的坡地!一直深入密林的清溪,流经的这片坡地,或有……百亩!

  水位降了,溪谷自然就能显露!

  早在刘氏族人定居楼桑村前,清溪已被泥石堰塞。上游淤满水,没了围堰,重又向下游流去。下游水虽浅,可两侧碎石遍地,长满野草,无法耕种,早先必是河道!只是堰塞后,水流稀少,河道渐渐干涸、裸露。日久没于荒篙,才被族人用来放牧。

  林是野林。溪是野溪。

  这片乱石嶙峋的坡地,也无人耕种。

  如能破除堰塞,上游水面下降,这片被淹没的溪谷地,必将重见天日!最关键是,下游干涸河道,因碎石遍地,无人开荒。淹了也无关系!

  问题来了。

  怎么把堰塞破开?

  火药,是刘小胖最先想到的。

  然而别说火药的配方,就是想找齐这些被认为是鬼神之术的材料,也多为不易。不然宗人们见到硫酸把老鼠融成白骨,也不会吓成那熊样。

  而且怎么把火药埋进水底,还能正常引爆,也是个大问题。

  反正,想来想去,这个最简单的方法,却最不可行。

  看着那条从岸边渐渐没于水中的,粗壮的围堰,刘备若有所思。

  按理说,堰塞体不会永远存在。久必自溃。一旦溃堤,湖水便会倾泻而下形成洪灾,危及下游。

  然而清溪里的这道围堰,日久不溃,必有原因。

  原路返回,刘备忽然心生一计:“阿母,前些日修葺祖宅的工匠,如今何在?”

  工匠是三叔找的。多散居在附近村落,有些在县城谋生,随时能唤来。

  工人先不急。

  古语说,谋定而后动。

  先把该做的事,做好。

  草草睡下,一大早,刘备就去了族长家。按图索骥,在牛皮地图上标着‘清溪口’的前后,划了个圈。

  老族长对这片山水不要太熟悉:“弘家子,你要圈此地?”

  “然也。”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