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佑吾王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的盐卤海水,便会自行锄草、杀虫。只需汲取海水养料,便可旺盛生长。

  灌浆期的海稻,稻穗青白,远望如芦苇荡。稻谷具芒刺,稻米呈红色。稻苗长势快、再生力强。株高根深,不易倒伏。即便涨潮,海水倒灌。高达一丈的海稻穗,亦难被海水淹没,退潮后仍是青苗如栩。

  且海稻根系发达,极利滩涂扎根。又因好似芦苇,故常被错认。若非将作寺良匠,偶然得见。需二千年后,才被国人发现。

  “竟是海水稻!”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蔡少师忙问:“莫非,当真生于海中?”

  “非海中,而是岸边浅沼水泽。”女官如实答曰。

  “盐卤之地,寸草不生。”蔡少师又问:“此禾可独活乎?”

  “然也。”女官答曰。

  闻此言,与会众人,无不称奇。蔡少师又命人揭去赤金琉璃罩。取根下土壤一观,果是不毛咸土。

  “天佑我主。”众国老,竟冲南海巨禾,肃容下拜。再起身,皆老泪纵横。

  此乃无上祥瑞也。

  东境,安昌、辽海诸郡,海岸绵长。无从辟为盐田之滩涂泥沼,若遍植海稻。其利之大,可想而知。不论产量如何。若能足食,无需贩粮。亦是大功一件。更有甚者,海外荒洲,如州胡岛、对马岛、中山洲、郁洲山等,环岛滩涂,若皆遍植海稻,可补耕地不足之困。

  蓟王取海稻赤米,为国老祝寿。粒粒贵如金珠。“南海寿米”,遂遍传天下。

  正忙于东境盐田的大夏令刘晔,闻讯入宫。求见蓟王当面。

  刘晔乃蓟王同门师弟。自掌盐府,已历数载。学以致用,知行倍增。各式盐作机关器,不断脱颖而出。反哺蓟国机关术,刘晔功不可没。

  刘晔所求,蓟王焉能不知。环渤海滩泽,盐田不足一半。余下近海泥沼,因昼夜潮汐交替,起起伏伏,潮涨潮落,不宜晒盐。然若遍植海稻。盐府百五十牢城,三百万口盐户,足可自食。再无需贩粮。尤其蓟国九河下梢,入海处水质稍咸,地稍盐碱。正宜海稻生长。更加海岸漫长,地利尽显,获利之丰,无可计数。

  蓟王这便与刘晔,同车前往楼桑将作寺。琉璃暖棚,试验田内,海稻密如芦苇,结满稻穗。原来,将作寺已着手栽培。

  将作令苏伯言,田中水、土,皆取自国中各县,滨海泥泽。如泉州、柳县、海阳、临渝、沓氏、金州,海水稻皆可茁壮成长。

  待育种成,盐府再无缺粮之困。

  刘晔大喜下拜。

  就蓟王所知。西域,如鄯善等“地沙卤,少田”诸国。海水稻皆可种植。

  不料天下,竟有此奇物。果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蓟国现“丈高海禾”,更令天下哗然。传闻乃南极老人(南极仙翁)点石成金,用芦苇所化。交由将作寺良工,转呈蓟王。并言,炎汉当可三兴。

  一时神乎其神。

  须知,汉人以高为贵,以高为极。且喜朱丹之色。“丈高海禾”,“赤玉珠米”,无不与汉人好恶相合。更有南极老人,化腐朽为神奇。重重利好,乃至天下皆信以为真。

  “当真一丈高乎?”甄都金銮殿中,董侯当有此问。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