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佛道先后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勒令削发为僧,除老子《道德经》外,余下道家书籍,如《老子化胡经》等,悉被焚毁。

  足见佛道之争,历代在所难免。

  只因,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寺庙往往享有税赋、田地、蓄奴、蓄婢等,诸多特权。更假佛之名,大肆募捐。有虔诚信众,举家礼佛,将数代所累万贯家财,悉数捐献寺庙之“善行”,比比皆是。乃至天下财富,皆向佛寺汇聚。会昌灭佛时,“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足见佛产之盛。

  且,僧侣不事生产,不服劳役,还隐匿人口,豢养大量仆役、女婢。可想而知,在人口等同于生产力的封建时代。此举,必引统治阶级敌视。更有甚者,僧侣来源庞杂,颇有恶徒,不守戒律清规,霸占田产,鱼肉百姓,乃至民怨沸腾。佛史所谓“三武一宗之厄(注①)”,皆是此因。

  一切纷争之起源,便在汉末。

  康僧巨,佛法高深,称“慧学”。如何能窥不破时局之危。佛门孱弱,不宜大张旗鼓。用后世的话说,猥琐发育,别浪。

  然而,笮融浪了。

  为长远计。欲假蓟王之手,除之而后快。

  此,便是康僧巨来意。

  “如康师所知,笮融今为江东国师。奉合肥侯为天子。孤乃大汉一藩,岂能无道而伐。”蓟王答曰。

  康僧巨言道:“王上所言极是。诸事皆不可强为。待时机至,请王上,因势为之。”

  “兵法云:‘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蓟王言道:“待天时、地利、人和。孤当令康师如愿。”

  “多谢王上。”康僧巨肃容下拜。

  起身后,又言道:“闻王上,命都尉玄,年年率队,逆进冰原。欲通身毒乎?”

  “然也。”蓟王不做隐瞒:“孤欲另辟南下商路,续接蜀身毒道。”

  “身毒皆佛国。”康僧巨直言:“王上若辟此路,佛门近也。”

  “无妨。”蓟王和煦一笑:“如康师所言,孤与佛有缘。”

  “王上欲灭佛乎?”不等康僧巨开口,身后安世高大弟子韩林,先声求问。

  “孤不灭佛。”蓟王面色如常,平和以对。蓟王不灭佛,只灭佛国。

  闻此言,众人皆松一口气。

  康僧巨遂奉上献礼:“冰原南下身毒之路,皆绘于此图。王上一观便知。”

  蓟王闻之动容:“康师厚赐,孤无以为报。”

  “王上言重。”康僧巨肃容再拜。既有求于人,必有所报。佛门亦不例外。

  宴罢,康僧巨拜别。

  蓟王起身相送。

  乘青雀舫远去,见康僧巨枯坐无言。安世高大弟子韩林,不禁问道:“敢问康师,蓟王之言,可信乎?”

  “王上何曾食言。”康僧巨答曰。

  “既如此,康师因何,不乐?”韩林又问。

  “佛国将灭,何以为乐。”蓟王心意,康僧巨尽知。

  “王上言不灭佛……”韩林等,三弟子,面面相觑。

  “王上不灭佛,却灭佛国。”康僧巨坦言:“然我佛,大行于中夏,必以此为始也。切记,顺势而为,不可与(蓟)王争。”言下之意,神权切莫染指王权。

  “喏。”三人心事重重。康师慧语,尚不能领悟。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