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减矢之计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是草人。

  “哈哈哈!”剧贼皆笑。

  “杀——”蒋奇抽刀扑上。引群贼追随。合力撞破营门。一眼扫过,空无一人。

  “速取中军大帐。”于禁心头一紧,厉声高呼。

  “杀——”蒋奇不疑有他,奔冲入营。

  剧贼紧随其后,蜂拥而入。

  便在此时,忽见中军升帐。帐中端坐一人,正是曹孟德。

  先锋蒋奇,望而却步。

  奈何身后剧贼,皆以入瓮。

  只见帐中曹孟德,挥鞭一指:“尔等中计矣。”

  音犹在耳。杀声四起,伏兵四出。夏侯惇、夏侯渊,领铁骑具装,奔冲入营。血洗群贼。朱灵、乐进,紧随其后,势如疯虎,不逞多让。

  眼看兵败如山倒。于禁、蒋奇,当机立断。擒贼擒王。

  领精锐,直奔中军大帐。

  曹操轻轻颔首,临机应变,堪称良将。

  不料机关大作,楯壁拔地而起。将贼兵先锋,拦腰截断。校尉李乾,率乘氏死士,并发强弩,迎头射死一片。其子李整、从子李典,携中垒刀盾长矛,杀光余贼,又将蒋奇团团围在阵心。

  机关楯壁之外。伏兵合围,于禁亦插翅难飞。

  胜负已分。再战无益。

  于禁遂弃刀而降。

  五花大绑,押入中垒。

  只见中军大帐内,副将蒋奇,浑身披血,垂头丧气。

  “文则,可知中计乎?”曹操竟知其表字。

  “效孙子‘增兵减灶’之法。明公反其道,减矢伏兵。”于禁焉能不知。

  “时鲍允诚,泰山募兵,文则从之。今群雄偏安江东,已无争霸之志。闻文则家小,俱在乡里。未曾渡江南下。不知然否?”曹操笑问。

  “明公既知,何必多问。”于禁答曰。

  “既如此,文则愿降乎?”曹操含笑发问。

  “若不降,明公欲杀我满门乎。”于禁反问。足见边让之事,令曹操恶名远扬。

  “未可知也。”曹操不置可否。

  “唉!”恐凶多吉少。于禁跪地答曰:“愿降。”

  曹操又看蒋奇:“汝,愿降否。”

  “不降,不降。”蒋奇颇不耐烦。

  “且自去。”曹操弃如敝屣。

  便有兵士,为其松绑。

  蒋奇将信将疑:“明公,当真不杀。”

  “传语袁本初,今日所赐,他日必当奉还。”曹操眼中,一闪戾芒。

  “告辞!”深看于禁一眼,蒋奇转身出帐。只身南下,告知袁绍详情。料想,必将此败,归咎于禁。

  曹操一石二鸟。于禁再难回头。

  稍后,曹孟德亲解其缚,拜为陷陈都尉。仍领麾下兵马。得曹孟德礼遇,于禁遂真心实意,转投新主。

  收拢山砦余贼,并麾下残兵,计五千余众。皆归曹孟德所用。

  待山中粮草辎重搬运一空。曹操遂引兵西归。

  过路成县,忽有使投书。言,故人请曹孟德,汶阳曲水亭相见。

  汶阳,春秋鲁地,称汶阳之田。前汉置汶阳县,属鲁国。今汉沿袭,仍属鲁。“汶水又西南径鲁国汶阳县”,“县北有曲水亭。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东巡泰山,立行宫于汶阳,执金吾耿恭屯于汶上,世谓之阙陵城也。”

  “鲁国何来故人。”曹操一时惊疑不定。

  “明公慎行,恐其有诈。”夏侯惇进言。

  略作思量,又细看手书。曹操总觉,似曾相识:“当赴此会。”

  请收藏:https://m.aiyu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